文章詳細內容
第 206 期 2005/3/10 -- 2005/3/16 論衡
 
以詩入花 傳統花藝在台紮根(2版)
吳華珊  
 

【記者吳華珊/台北報導】春寒料峭的週末午後,國立歷史博物館人聲鼎沸,迎來開春第一場特展——二○○五中華插花藝術展。主辦單位特地選在中國傳統節慶農曆二月十五日「花朝節」也就是「百花的生日」前後,以「詩情畫意」為主題,九天的展期中以三梯次展出四百七十二件花藝作品,堪稱花藝界的盛事。


心象花藝 重返中華文化

不同於一般花卉展的鋪張豔麗,記者走訪現場感受到一種樸質雅致的人文氣息,原來每一幅作品都「以詩入花」,呈現中國文人對自然、山水、人生的感悟,花作中蘊含了來自全省老中青三代、以女性居多的一百五十名花藝創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孺慕之情,以及對「中國花」極高的認同與推崇。插花不再是有錢有閒貴婦人的專利,也不限於西洋花與東洋流派,插花可以源自於對中華文化傳統思想的浸淫與對話,存乎一心。

國立歷史博物館代館長、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永川先生說,喜歡花的人一定有一顆善良、體諒的心,插花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化,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在宋代和「焚香」、「掛畫」、「點茶」並稱四藝。台灣四季皆春,百花盛開,自然人文豐富,對於中華花藝的保存與復興,台灣在華人社群中位居領先地位。

資深的花藝創作家黃昭美老師談到了「中國花」在台灣生根二、三十年的歷史中,初期遭遇最大的困難是擺脫不掉日本流派的影響,由於台灣在文化上不斷在「尋根」,愈加珍視並愛護中華傳統文化,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每個月定期舉辦研究會,在黃永川教授從史籍考證潛心研究中國古代插花藝術理論的帶領下,參與「中國花」創作的花藝家都感覺到一份榮耀與自尊,榮耀來自於自己作品的表現能符合中國人的藝術觀點。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