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記者韓婕編譯】兩位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在二月十三日的內部會議中告訴與會者,他們找到證明火星上有生物存在的有力證據,這些生命體很可能躲藏在火星地表下的洞穴,靠著火星地表下的水源生存。這項發現即將公諸於世。
卡若‧斯托克(Carol Stoker)和賴瑞‧藍姆克(Larry Lemke)兩位科學家在十三日會議中透露已把火星存在生命的相關論文寄給《自然》雜誌。目前,該論文正處在「同行評議」階段,預計將在五月發表。
據幾位與會人員透露,斯托克和藍姆克所找到的是火星上存在生命的間接證據,他們發現一些沼氣和其他可能存在生物的活性跡象,這些特徵與地球洞穴中的一些生物特徵相似。
斯托克和其他一些致力於火星研究的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火星上可以存活生物,這些生物組織經過物種進化發展成可在火星嚴酷環境下生存的生命體。
這個假設曾經讓斯托克為首的美國和西班牙科學家在二○○三年前往西班牙西南部的里約廷托(Rio Tinto)河附近開展研究,以求證在地表下存在生命體的可能性。科學家希望藉由研究里約廷托河的強酸性質,確證在地表下通過「化學生物反應器」產生生命體的可能性。
這些人士表示,上述兩位科學家稱在火星上可以找到地底沼氣運動的跡象,這很可能就是一個地下生物鏈活動的現象;靠近火星地表發現的硫酸鹽化黃鉀鐵礬、礦鹽,這些與地球上的溫泉和其它酸性水質如里約廷托河的環境相同,儘管環境惡劣,但都有發現生物存在。
機會號火星探測器降落地點的選擇,就是因為發現岩石中有黃鉀鐵礬和其他的礦鹽,科學家相信探測器降落地區曾經是海域。在機會號登陸後,發現其降落地附近石頭曾經是潮濕的,而且石頭是在含有鹽的流動水環境中形成的。
斯托克和藍姆克的研究分析引導科學家向火星地表下探索生命跡象,水的存在加強了兩位科學家的推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