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201 期 2005/2/3 -- 2005/2/16 文明探索
 
臨床實驗 創造健康諺語(10版)
王季民  
 

【記者王季民編譯】來自加拿大的研究報告指出,為教導人們如何活得更健康,現在該是創造更多「健康諺語」的時候了。

一篇由多倫多大學公共衛生科學系教授崔伯納(Bernard Choi)所研究的報告中指出,我們必須根據科學基礎,來創造新的諺語,以反應目前健康生活的資訊。「人們也許記不住卡路里表格或是代謝速率的資料,但是通常記得住諺語的內容。」崔教授說道。

「有些諺語,例如『人為生而食,不為食而生。』等等,都是我們偉大的祖先所創造的,」崔教授說,「可是,再過幾百年後,我們也會成為子孫的偉大祖先。因此,我們應該有責任創造新的健康諺語,並且是根據臨床實證而來,而非只是未受驗證的觀察。」

崔教授的太太及孩子也共同完成本篇研究報告。他們一同創造出一些能夠反應當今公共衛生原則的諺語,提供針對吸煙、營養以及運動的相關建議。

以下是一些諺語的內容:

◆ 抽煙不離手,健康快快走。(有關抽煙,指出抽得越多,可能越快翹辮子。)

◆ 餐餐有三彩,營養好風采。(有關營養健康,為鼓勵大家每餐多吃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水果與蔬菜。)

◆ 七天不運動,健康轉不動。(有關運動保健,希望大家不要一整個禮拜都沒有任何運動。)

「諺語通常如家常話一般來表示出某些事實,而非用生硬的科學敘述來呈現。」崔教授如此總結。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