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97 期 2005/1/6 -- 2005/1/12 論衡
 
去年全球大選年 亞洲逾10億人投票(4版)
尚善  
 

美國布希道德取勝 烏克蘭尤申科中毒 阿富汗首次民選 台灣扁遭槍擊 香港長毛當選爆冷門

【記者尚善綜合報導】二○○四年可稱是全球「選舉年」,全球超過二十個國家和地區舉行領導人或議會選舉,其中僅亞洲就有十一個國家超過十億選民參加投票,被媒體形容為「民主在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區扎根」。

在大選熱潮下,新一批代表「潮流」的領導人紛紛當選。在澳大利亞和菲律賓,美國盟友霍華德和阿羅育分別於十月和五月當選連任。

在歐洲,俄羅斯致力推動改革的總統普京於三月高票連任成功;西班牙人民黨因試圖利用馬德里火車爆炸案欺騙選民而落敗,工人社會黨的薩巴德洛在三月選舉中意外獲勝。

在亞洲,馬來西亞矢志改革的總理阿布杜拉領導的執政國民陣線聯盟在三月選舉中獲勝。在「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度,經過一番波折,國大黨籍前財長辛哈五月在五輪選舉後被任命為第一位非印度教總理。

美國大選創下四十餘年來的投票率新高,約60%的美國選民參與投票。共和黨籍現任總統布希成功連任,媒體將之歸因於美國選民的道德取向。

烏克蘭總統大選掀起軒然大波,反對派候選人尤申科中毒而面容改變。十一月進行的總統選舉被指舞弊,經法院判決無效。十二月下旬重選中,親西方、主張烏克蘭實現民主改革的尤申科得票率為52%,擊敗主張同俄羅斯保持密切關係的總理亞努科維奇。

阿富汗十月舉行首次民主選舉,秩序大體平穩,臨時總統卡爾札依當選。九月下旬,世界人口第四的印度尼西亞也舉行史上第一次全民直選,一億多選民參與投票,改革派尤多約諾擊敗梅嘉瓦蒂當選總統。

台灣在三月的總統大選中,連戰和宋楚瑜搭檔參選,以二萬九千多票輸給尋求連任的陳水扁和呂秀蓮。連宋因選前發生陳呂遇刺事件,向高等法院提出「當選無效」訴訟,但敗訴。

香港第三屆立法會選舉,長期街頭抗議人士梁國雄首次當選,爆出冷門。梁國雄以獨特的方式在立法會進行了就職宣誓,突出表達了他「平反六四、還政於民」的願望。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