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根管治療(即一般俗稱的抽神經)是以保存牙齒維護美觀及恢復咬合功能為主要目的。在以往牙醫師只能憑肉眼做大範圍的觀察,有時就像霧裡看花,這樣的治療可能會因為未發現的根管、錯誤的診斷及根管穿孔而導致失敗,因此,往往需要有相當程度的臨床經驗才能找出病灶,緩解病人的痛苦。
隨著牙科顯微治療技術的研發,當顯微手術鏡被應用在根管治療上就成為一件絕佳的利器,可以讓原本難以尋找到的根管入口在顯微鏡下無所遁形,而原本錯綜複雜的根管系統也不再是一個叫人無法探索的領地。這些臨床上的突破,主要是因為顯微鏡具有高倍率的放大效果,並提供了卓越的強化光源,因而能夠讓臨床醫師在整個治療過程持續擁有清晰的視野。所以,顯微治療技術相較於傳統治療最直接的突破,即在於大大地提升了醫師雙眼的透視能力,使得極細微的組織結構都能夠明顯地被呈現出來。
顯微手術鏡使得根管治療邁向更精密化,搭配迷你手術器械及超音波機器,能有效增加治療成功的機率,許多侷限於傳統只憑肉眼視力及醫師經驗,無法治療必須被拔掉的牙齒,如今都有機會可以被保留下來,因此,隨著國人積極保留自然牙齒意識的抬頭,使用顯微手術鏡進行根管治療將是必然的趨勢。
顯微手術鏡在牙髓病治療的應用:
■ 幫助快速移除根管充填物
■ 確認根管的數目
■ 尋找根管的位置
■ 尋找鈣化根管 ■ 移除髓腔內的髓石
■ 確認牙齒是否有裂痕
■ 定位牙根尖的位置
■ 幫助牙齒穿孔部位之修復
■ 幫助取出牙根內的斷裂器械
■ 幫助移除釘柱
■ 幫助移除根管充填物
■ 去除牙齦上的色素沉澱
(本文由國軍桃園總醫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