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97 期 2005/1/6 -- 2005/1/12 紀元副刊
 
等了十八年的婚禮(12版)
徐竹思  
 

一個春天的早晨,詹姆斯向凱倫求婚了……


相愛何必要相繫?

一九八六年,當年二十三歲的凱倫‧妮考絲與二十六歲的詹姆斯‧班讚斯基在一個夜總會一見鍾情並開始約會,一九九一年,凱倫的女室友結婚搬走了,詹姆斯搬進凱倫的公寓與她同居,一九九八年,他們兩人在美國康州中鎮(Middletown)合買一棟平房。

凱倫出生於基督教家庭,在一家地方銀行做總裁助理的她,還是一位吹奏單簧管的音樂家,時常參加當地的演出,她還很喜歡騎馬。詹姆斯出生於有著十一個孩子的天主教家庭,他最拿手的是房屋油漆和電子混音DJ。雙雙生長在宗教背景的家庭,凱倫和詹姆斯卻是現代典型的西洋情侶相處的模式,相愛、生活在一起,卻不願意接受一紙婚姻形式的束縛。

凱倫一直不能接受基督教對於婚姻的教育,似乎女人一結婚就成了丈夫的附屬品,她不想成為誰的財產,她說:「我一直都是一個很獨立的人,從學生時代就決定不結婚。」詹姆斯說:「天主教關於婚姻的佈道對我從來都沒有影響,在我看來,遵從神的旨意的婚姻並沒有給人帶來什麼好處,現在的離婚率是50%,婚姻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相愛幸福,又為什麼非要結婚不可呢?我和凱倫這樣生活如同夫妻一樣,有什麼必要非要一紙證明呢?」


相愛為何不相繫?

不知何時,這對知足常樂的戀人,漸漸感覺生活中缺少了點什麼。

詹姆斯時常去一個俱樂部練習跆拳道,他形容:「那裏像個男性俱樂部,那些人無論是離過、還是沒離過婚的,都在數落自己前妻或太太的不是,抱怨婚姻如何不好。我有時想,我聽到的只是一面之詞,不知他們的另一半會如何作答?」果不其然,有一天,一個夥伴告訴我,一個總是罵自己有外遇的太太的人,事實上他自己先有過外遇。

詹姆斯說:「這樣的事經歷多了,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我和他們不一樣。我不想結婚是因為對婚姻的失望和害怕婚姻會破裂,事實上,我並不會像他們那樣對妻子不忠或是在生活中鬧大矛盾。在和凱倫相處的日子裡,我們盡量尊重對方的意願,即使生活中出現磨擦,我們也不會做傷害對方的事。我又為什麼要擔心婚姻會破裂呢?我也經常在想:永遠維持同居的狀態,對凱倫是否公平?」


三國三地巧遇「法輪功」

一九九八年八月,凱倫和詹姆斯到瑞士參加一位朋友的婚禮,在歌德堡的一個公園裡,看到一些人在做一種功法。凱倫立即被深深吸引,一個女孩子告訴她這叫法輪功,並教她煉。前年的夏天,凱倫和詹姆斯去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參加一個爵士音樂會,在靠近中國城的一個公園中,又見到一些人在煉法輪功,凱倫興奮地跑去學了一遍,當時想:「至少蒙特利爾要比瑞士離我近了許多。」

二○○○年三月,凱倫和詹姆斯到開車二小時外的麻州的北漢普頓市參加了一個健康展,驚喜的發現了法輪功的攤位,凱倫發現,在自己住所的五分鐘路以外就住著一位學員。「這一切彷彿冥冥之中早有安排,我從此開始修煉法輪功。」凱倫修煉法輪功以後,就沒有犯過從兒時就伴隨她的哮喘病,從一個藥罐子變成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收穫最大的是心靈的平靜,「在工作中,人與人的關係總有很多是是非非,我發現自己聽到遇到這些都能不動心時,這真是千金難換啊。」


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

一天早晨,他倆一起練習了法輪功,詹姆斯感覺自己的頭腦非常清醒,不自覺的認真思考起結婚這個問題,接著以平靜又堅決地口吻向凱倫說:「請你嫁給我。」 凱倫既吃驚,又感到無比的喜悅。

自修煉法輪功後,她的人生觀已有很大的改變,她渴望和伴侶維持更親密的感情,交付責任,託付終生。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從決定結婚的那一刻開始,我的生活變得如此美好,我相信這是我生命中發生的最好的事。

記得幾個月前,有學員勸我結婚,並說法輪功提倡共同生活的戀人應取得合法的手續。但我當時自以為是的認為,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如何生活。現在我體會到,這一紙婚書帶給我如此的美妙。」度過蜜月,凱倫慢慢明白,為何那薄薄的一張紙似乎具有非凡的意義。「無論是做為今天社會中的一員,還是法輪功學員,我都很高興自己與詹姆斯正式結婚了。與心愛的人同居,承諾是很重要的,而其方式之一就是締結婚姻。在朋友、家人和神的面前,做出共同生活的承諾,是一個負責任的法輪功學員的重要的一部分。這是對彼此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的決定。」

等了十八年的婚禮,帶著神的賜福與親朋好友的祝福,凱倫和詹姆斯的愛情終於畫上了完美的一筆。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