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映像九二一.再現新活力」攝影 已由災區殘破景象 轉而呈現重建後的欣欣向榮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行政院九二一重建會十五日公布「映像九二一.再現新活力」攝影比賽得獎名單。本報記者禹海的作品潭南村的「協力蓋屋」榮獲這項比賽的首獎。
禹海多年來用心記錄與整理台灣各原住民族朋友們的生命故事,足跡遍及台灣山林各個部落。他的作品呈現出獨特的人文關懷,不僅向社會大眾傳遞原住民的呼聲,也帶領著社會去欣賞台灣山林的美麗與純真的人情。
九二一地震發生後,禹海奔赴災區,用他的筆與鏡頭,記錄台灣大地的苦難與巨變。他的文字與鏡頭,可謂當代台灣的寫真傳奇。諸如中寮八仙村水圳生態、交趾陶藝術家、龍眼林的龍眼節、喝一口普洱茶、二龍村的龍舟競賽、寶島義工團、高接梨之父張榕生等等鏡頭,都在本報的版面上帶給讀者無限的溫馨與驚奇。
遺憾的是,禹海行蹤飄忽,也不接受一般的採訪。他默默地做著他為台灣這片土地所能奉獻的事!
這次,禹海獲得首獎的鏡頭是潭南村位於信義鄉與日月潭交界處,是個布農族卡社群部落。
投入潭南村各項協力造屋工程單位的人不分國界,包括從日本、德國遠道而來的許多志工朋友。從一開始的浩然基金會、東海建築工作隊、世界展望會到後來的謝英俊建築事務所、德國汗得學社等等。禹海記錄的正是,災區居民與這些外來力量相結合重新紮根的在地努力。
承辦「映像九二一.再現新活力」三年的正極傳播公司張敏宜表示,往年的活動都只是重建區在地產品的展售,今年則是第一次加入攝影比賽作品的展出。張敏宜表示,每年的攝影作品所呈現的意象都在改變,第一年多是震災發生不久的殘破景象,第五年開始轉而呈現重建後的欣欣向榮。這些作品將集結成書,做為九二一重建的歷史見證。
從現場展出的多項精緻手工藝品和農產品禮盒看來,部分重建區已發展出嶄新的經濟與文化生機。這些透過彼此合作扶持所產生的力量,禹海也記錄在他的另一得獎佳作——中寮鄉的「挑擔復家園」。
【相關報導見八、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