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95 期 2004/12/23 -- 2004/12/19 財經專欄【台商西進真相】
 
82歲台商下跪海南政府(下)(3版)
12年西進成蜃樓
馮長樂  
 

記者馮長樂綜合報導】原籍江蘇的台商王希山一九九一年投資八百萬美元在海南島建設一幢五星級的「嵩山國際大飯店」。之後被當地官員百般刁難,數度變更設計一再拖延。二○○三年終於看到一線曙光,以精良的新設計「台灣會館」,被列入海口市的重點建設專案。


一拖再拖如夢初醒

原本喜上眉梢的王老先生沒樂幾天,發現問題又來了。二○○三年十月,海口市政府宣布對包括嵩山公司地塊在內的土地又進行名為「海口外灘城市設計」的重新規劃。海口市政府決定將嵩山公司的六號地塊變更為綠地,將四號地塊置換給嵩山公司。王希山再次同意此項置換,但這次置換一直拖到二○○四年七月仍然不能落實。憑十餘年在海南投資辛苦遭逢的直覺,王希山覺得此事不妙,就到海口市政府數度詢問催促。

同年七月廿五日,海口市政府又通過專門會議對嵩山公司的土地做出更大的規劃調整,決定在世紀大橋兩旁全改景觀綠地,不得建房。要將「台灣會館」擬用的地塊全部「換血」,遷出置換到其他地方去。這項決定,像是一記重重的耳光,直讓已經八十二歲高齡的王老先生和他的嵩山公司措手不及,徹底絕望了。十二年的「期盼」成欺騙,「國際大廈」成海市蜃樓,投入資金血本無歸。


十二年空耗資金四千多萬元

據嵩山公司總經理杜雲清介紹,因長期等待專案開工,公司的經濟損失十分慘重。嵩山公司辦公費用的開支每年就達人民幣五十萬元,十二年共支出六百萬元的辦公費用。因多次規劃變更,公司多次委託設計公司進行的專案設計成果均遭作廢,致使單是專案設計的損失就高達兩百五十萬元。更令人不堪的是,嵩山公司從一九九二年至二○○二年所承擔的利息損失就超過人民幣三千萬元。如此看來,由於海口城市規劃的頻繁變更,以及有關部門在規劃變更後不能及時解決嵩山公司的專案報建問題,使得公司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人民幣四千多萬元。


心向中國難如願

王老先生曾經說:「我在大陸出生,在大陸長大,青年時期才到台灣,對大陸我一直有著很深的情結。因此我選擇了大陸,選擇了海南,並做好了長期紮根在海南的心裡準備。我從投資到大陸的那一刻起,就做出了我的資金只有從台灣來到大陸,而不讓一分錢再回到台灣去的決定。」

「我六十九歲來海南時還是滿頭黑髮,精神飽滿,經此十二年長期焦慮的無情歲月,現在已疾病纏身,年老體弱,白髮蒼蒼。但專案還是有被無限期地拖下去的可能,我也只有在每天散步的時候,去對這塊土地看上幾眼。不知在我有生之年裏,能否完成我最後一個的專案,了卻我最後的一個心願?」


走投無路到海口市政府下跪

「一晃近十三年過去了,我投資的專案卻還不能動工,一次次的向上反映,一次次得不到答覆,焦急、無奈、失望伴陪我整整十二年。這是一種旁人根本無法理解的精神折磨。這種折磨換給任何人都難以承受。投資的專案一事無成,也使我難以面對家人和朋友。」

十一月十四日,走投無路的王希山終於在海口市政府下跪,懇求給予一個「台灣會館到底是給建還是不給建」的明確答覆。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如今他面對的仍是一片荒原。他不得不時常捫心自問:來海南投資,真的錯了嗎?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