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93 期 2004/12/9 -- 2004/12/15 論衡【教育大家談】
 
期許新制家長會協助學校 造福學生(7版)
富裕  教育工作者
 

在教育改革浪潮一波波的推動下,引發了家長對教育的關心,體認到孩子學習成就高低、行為的好壞,不只是校長、老師的責任,其實需要更多人共同關懷,同時感到家長會過去的運作模式已不適用,新制家長會乃孕育而生。

由於家長觀念的改變及法令的賦予,學校家長會已從一個只捐錢不問事的組織,進入到實質參與校務經營,得以參與校長遴選、教育審議委員會、校務會議、教評會以及校內各相關會議,如課程發展委員會、教務、訓導、輔導會議等。學校的變革行動,必須得到家長會的支持,校務推展得以順利進行。

新制家長會對學校的正面影響包括:

一、教務方面——慎選優良新進教師,確保教學品質,促使學校教學正常化,確保學生的受教權,提升學校師資水準。

二、學務方面——協助解決親師間或學生家長間的紛爭。整合社區資源,以解決訓導人力的不足,並使社區與學校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模式。

三、總務方面——支援學校經費、人力、物力,配合學校建設需求,做好美化、綠化,共同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

四、輔導方面——透過親職教育,減少因環境適應不良與管教不當所造成的親子關係緊張或輟學等情況。

五、圖書管理方面——協助圖書之管理及流通服務與館內服務等。

其負面影響如下:

一、若家長會過分干涉校務,使校長難以發揮領導長才,行政措施受牽制而效率不彰,或有地方派系紛爭介入校園,或有假借名義介入學校工程、採購等弊案,致使辦學績效不彰,學校蒙羞,並導致社區對學校失去信心,甚至抵制學校活動等,造成社區環境惡化。

二、干涉教師教學自主權,致使老師放棄學生管教權,或對家長心生恐懼,而無法安於教育工作,而影響教學品質,對學生功課、行為管教等心有餘而力不足。

個人在學校擔任行政工作及家長會秘書多年,深覺學校與家長、家長會間是一生命共同體,猶如魚幫水,水幫魚,彼此相互扶持,才能相得益彰,校務必蒸蒸日上,此乃學生之福也。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