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國防部副部長蔡明憲:軍購非軍備競賽 而是展現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
【記者楊德裕綜合報導】行政院新聞局十八日邀請外交部長陳唐山、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及國防部副部長蔡明憲等三位正副首長,參加該局第二次辦理的「與國際媒體有約」活動。
與會首長分別從軍購的必要性、軍購與國家安全、區域和平的關係等層面深入剖析我政府的政策、理念與作法。這項活動乃是陳總統國慶談話後,相關部會首長首度正式向國際社會詮釋。
出席者包括《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廿九家國際知名媒體的卅五名駐台記者。
國防部副部長蔡明憲回答外籍駐台記者有關軍購必要性及預算的編列方式時強調,面對中共逐漸升高對台的軍事威脅及台海軍力快速失衡等情況下,國防部編列預算購買「愛國者三型飛彈系統」、「柴電潛艦」與「定翼反潛機」等三項主要武器裝備,並非與中共進行軍備競賽,而是展現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
該部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的主要原因,係因過去數年間國防預算在軍事投資經費上已有不足,若以年度預算方式編列,將排擠其他軍事投資。
另外蔡副部長也指出,長期以來政府在核生化武器上堅持「五不政策」,即不發展、不生產、不取得、不儲存、不使用,目前此一政策並未改變。然為了有效嚇阻中共,國軍必須建立有效的反制能力,這並非恐怖平衡,而係具備在承受中共第一擊後有可靠的還擊能力,使中共不敢輕易發動攻擊。
外交部長陳唐山在致詞時表示,台海緊張情勢係肇因於國際社會的刻意隔離,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我國愛好和平也希望維持現狀,台灣無意製造兩岸緊張或挑起戰事。陳部長並重申陳總統的談話指出,我國願在無預設條件的前提下與對岸展開對談,該部則將持續在國際場合上全力捍衛爭取台灣的權益。
對於歐盟若干成員提議解除對中共的武器禁令,陳部長強調,中共的人權紀錄迄今仍受國際社會非議,同時不斷武力威嚇台灣。外交部已訓令駐外單位向當地國朝野溝通說明我方對此議題的關切,促請各國重視中共大幅整備武力的事實,以防杜歐盟解除此一禁令。
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在回答關於兩岸中程架構的問題時指出,該架構其實就是陳總統在二月所提的「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在這個架構之下,兩岸均須遵循和平原則及建立協商機制、對等互惠交往、建構政治關係與防止軍事衝突等四項重大議題,他本人提出的中程概念最主要原因,即是要突顯總統所倡議的「和平穩定互動架構」,這與李侃如(Kenneth G. Lieberthal)和藍普頓(David M. Lampton)四月在《華盛頓郵報》所提出來的「中程協議」(interim agreements)概念是很接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