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86 期 2004/10/21 -- 2004/10/27 紀元副刊
 
白色巨塔(11版)
──看戲四大熱點
簡百志  
 

近年台灣觀眾受強勁韓流籠罩,「白色巨塔」讓台灣觀眾重溫日劇的魅力。這齣戲涉及醫學、法律、政治等相關領域,並從親情、友情與愛情的糾葛,進入生命反思的嚴肅議題。「白」劇在日本播映期間造成極高收視率。轉戰台灣後引發醫學院學生在網路上的熱烈討論。除此之外,有網友在網路上討論該劇涉及的法律議題。劇中揭露的醫界黑暗,也被部分網友聯想到法律界。

近年來,台灣幾部本土連續劇常被質疑「太霹靂」。加上社會諸多亂象與緊張的族群問題,部分觀眾由喜愛「白」劇,進而討論「白」劇,並延伸思考台灣的「綠色巨塔」、「藍色巨塔」。無疑的,「白」劇的優質內容是真正吸引觀眾的主因,本文就劇情內涵分析「白劇」呈現的四大課題帶給觀眾的省思。


熱點一:醫生的天職

男主角財前(唐澤壽明飾)醫生在波蘭參觀前納粹最大集中營歐書維斯集中營。目睹納粹集體屠殺的歷史見證後,他歎了口氣,沈重地搖搖問道:「到底是什麼心情哪?」看守的人問:「被殺者的心情,還是殺人者的心情?」他說:「我是醫生,救人性命是我的天職,我無法想像殺人者的心情!」守門人答:「德國人也在這裡做過人體試驗!進行者正是救人性命的醫生!」財前若有所悟地說:「這裡是悲傷的遺產」!

這齣戲裡,財前是天才般的外科醫生。另一位尊重病患感受的內科醫生里見(江口洋介飾)和財前是在同一家教學醫院的同期醫生。

里見有可貴的使命感,不僅在醫療上、研究上一絲不苟,里見醫生的正義感也達到「視名利去留如糞土」的境界。財前的手術獲得世界外科學會的認可,不過他卻過分自信與獨斷。

里見維護的是醫者的理念;財前卻重視達成實際的東西:如地位、醫院與手術的成功與否。里見醫生絕不妥協,財前願意為了當癌症中心院長,不擇手段。

編劇透過財前與里見的本質差異,凸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觀。這兩種觀點,不斷產生衝擊與融合。兩人都是為了醫治更多的病人,只是過程不同而已。直至最後,財前去世,這個本質的差異也就留給觀眾自行思考。


熱點二:醫療、法律與生命價值

里見醫生告訴財前醫生:「你開刀的病患去世了!」財前答:「我很遺憾。」里見說:「遺憾不能解決問題,醫生。」

大河內是病理主任,他解剖遺體後說:財前的手術很成功。不過,卻也指出一些診斷上的問題。財前與里見對診斷結果與治療方式意見不同。里見希望財前記取這次教訓;財前卻不認為自己決定開刀是錯誤的,他也從未對死者及家屬做出任何交代。

隨即,財前便陷入了這一場醫療官司:一審勝訴;二審敗訴。財前為了打贏官司,「不擇手段」地利用自己的職權。醫生的醫療成敗決定病患的生與死;法官卻決定著醫生的醫療是該或不該!

「白」劇以一件醫療糾紛呈現出不同的生命觀點。法庭上激烈的言詞辯論,觀眾從不同的層面去思考生命、醫療與法律的意義與局限!

醫生不是神,醫療的結果直接影響到病人與家屬的生活。最後,財前不是因醫療行為有失誤而敗訴,他是因獨斷的決策與「未能充分告知病人,讓病人選擇如何醫療」而被判二審敗訴。

原告是死者家屬,他們因無法接受醫院處理死者醫療的過程,並因疑惑而進一步提出告訴。財前醫生也顧及醫生的權威與名聲,堅不道歉。此外,法律訴訟過程也表現了原告所會遭受的財務壓力、道德質疑與各種壓力。

「白」劇省思「什麼是好醫生」的議題,呈現出病人不僅需要病癒,也需要安寧、安心的心聲。針對醫療體系市場化的現象,該劇探討了:病患萬一亡故,醫者該如何對待家屬的深入課題。

對照國內各種的醫療糾紛與健保負擔,台灣的醫生、病患與社會大眾正在面臨的不僅是「什麼是好醫生」,還有「什麼是好病人」的問題。


熱點三:醫院內的權力鬥爭

「教授應該承認誤診才對!」里見告訴財前。財前說:「這樣豈不是讓鵜飼教授(醫學部長)顏面盡失。」「醫大的醫學部儘管教授的診斷錯誤,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私下修正。這是大學醫學部長久以來的規矩--教授的權威遠勝於診療的正確性」。

財前醫生是醫大制度下的高材生,他維護的是醫大的傳統,而不是個人的理念。當他還是助教授時,為了升上僅有一名的「第一外科教授」一職,財前可以彎腰、下跪乃至逢迎拍馬,賄賂長官,費盡心思就是要當教授。

他的老師--現任教授東貞藏妒忌他的手術才能,不打算把教授一職交給他。財前為了當上教授,靠到醫學部長的一派,利用金錢與權力運作,最終登上教授一職。

該劇透過醫療大學的場景,生動地描繪組織內的權力運作過程。日本的派閥政治特性,也充分反映在醫院內的人事進用。無疑的,這種劇情十分打動台灣觀眾的心。

除了醫院內的鬥爭,醫師夫人協會也充滿了「政治味」。財前入贅給有錢的岳父家,他岳父告訴他:「古今都一樣,只憑實力是不夠的!」財前的升官之路,憑的正是努力、專業加上「政治運作」。他的太太(若村麻由美飾)與情婦慶子(黑木瞳飾)都是他往上爬的工具或助力。

財前爭爭鬥鬥,臨死還不甘心。醫生的醫療只是技術,還是有更高的生命意義?這齣戲反映了某個社會階層的真實面向。看著成王敗寇式的無情鬥爭,觀眾正好可以思考台灣的政治文化。


熱點四:情感的探討

這齣戲廣泛討論了人的親情、友情、愛情、師生之情與醫病之間的情分;透過情的矛盾,暴露出埋藏內心深處的諸多人性弱點。

「你的計畫得逞了,里見!」財前醫生二審敗訴,咆哮公堂,抱著突發的病痛說出了真心話。他一直是妒忌著里見!

該劇的核心主軸是:唐澤壽明與江口洋介在劇中呈現出的友情與競爭。除了男人的友情,愛情與名利的糾葛,也是重要看點。知名女星黑木瞳演出的花森慶子是財前的情婦,也是他唯一說真心話的對象。財前為了爭教授,慶子一直給予他支持。相對於財前的太太只希望「教授夫人」的頭銜,慶子說:「我不在乎你能不能當上教授,我只要看你當教授的過程。」

黑木瞳、唐澤壽明的對手戲十分精采,當時,財前命在旦夕,黑木瞳哭著說:「我愛你」的這幾段對話,已成為該劇的經典之一。

財前的母親對愛子之死的反應,相信沒幾人能不哭的。財前少小離家,母親再摸到他時,財前已經過世了。孝順的財前,為了努力往上爬,忙得只能打電話回家、寄錢回家。母親淡淡說了:「五郎,你盡力了,辛苦了!」為財前努力的一生做出了詮釋!

每個人終將死亡。人的一生努力學習如何活,可是如何面對死亡,毫無畏懼。那或許就是該劇未明言的主要議題了!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