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85 期 2004/10/14 -- 2004/10/20 論衡
 
歐盟拒解除中共武禁(1版)
簡百志  
 

法總理席哈克力促解除武器禁運 中國人權紀錄不良 美國呼籲暫緩解禁


【記者簡百志綜合報導】歐盟外長會議十一日拒絕解除對中國實施十五年的武器禁運。

這項解禁提案是由法國提出的。歐盟現任發言人波特表示,歐盟二十五國中有幾個國家目前傾向支持解除這項禁令,但解禁令必須符合歐盟規範武器銷售的「行為準則」。

波特所說的「行為準則」是:禁止歐盟國家出售武器給人權紀錄不良或是會使用該武器來鎮壓自己國民的國家。現行的行為準則只要求會員國自願遵守,並無強制性。因此,瑞典呼籲應加強行為準則的約束力。

歐盟實施對中國武器禁運是因為中國人權問題。十五年前,六四天安門學運遭到中國血腥鎮壓後,歐盟便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近年來北京當局不斷呼籲歐盟解除這項制裁。不過,北京方面卻顛倒黑白,拒絕承認武禁是因天安門事件而起。今年初中共的總書記胡錦濤訪法時表示:歐盟對中共的武禁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席哈克為「款待」胡錦濤,在巴黎對法輪功學員採取無理的限制與暴力。這項舉措使法國政府遭到輿論指責。隨著北京當局使用經濟交換的手法,包括法國和德國在內的部分歐洲國家逐漸傾向支持歐盟解除對中共的武器禁運。

早在上週,法國總統席哈克率法國五百企業主訪問北京時還強調:「我們應讓歐盟盡快取消這個屬於另一個時代的禁令,因為它並未符合目前的實情。」席哈克為了做生意,不顧中共對台灣等亞洲國家採行的武力威脅。他的媚中態度遭到了歐洲媒體的抨擊。

法國《費加洛報》指出:北京今天要重寫歷史就必須正視現實,改變中國的人權紀錄,因為十五年來中國對人權的鎮壓並未停止,到目前為止,中國還屬於未批准「公民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最後幾個國家之一。

此外,法新社指出,美國基於亞洲的和平,呼籲歐盟暫緩這項解禁令。英國、愛爾蘭和荷蘭支持美國的立場,而包括義大利、德國在內的支持法國的國家也有所動搖。

路透社則說,瑞典和丹麥基於人權方面的考慮持保留意見;包括波蘭、捷克和拉脫維亞在內的原東歐國家則保持沈默。據瞭解,歐盟會員國需一致同意才可解除這項禁令。歐盟官員指出,美國的遊說已使得歐盟不太可能解除這項禁令。 【相關文章請見四版】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