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族群撕裂似乎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傷痕,每次選舉就有人藉由挑撥族群,製造仇視,在已有的傷痕上撒鹽,以謾罵歧視的言辭,刺激對方,因而更痛徹心扉。總統大選之後,朝野許多政治人物都開始反省思索如何真正化解族群間的對立情緒,建立多元而和諧的社會。這應該是一個可以期待的契機。
在今年的國慶文告中,陳水扁總統針對族群議題,指出其在五二○就職演說中就提出,「台灣社會確實存在認同和族群的課題,身為執政者,包括阿扁本人和民主進步黨,都願意率先反省、坦承面對,並且尋求有效的化解」。他並指出,民進黨在九月份通過了代表全黨最高指導原則的「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內容也是宣示要深化「多元文化」的主張,建立各族群相互接納,共同參與國家建構的公民社會。身為執政者,能夠主動負起社會和諧的責任,這是值得肯定的。
早在今年一月,由文化界、社運界、和學界,包括簡錫 、侯孝賢、林懷民、柏楊、幾米、南方朔等人,共同成立了「族群平等聯盟」,表示未來將持續監督候選人言行,呼籲候選人停止撕裂族群的言論。並以「反操弄、反撕裂、反歧視」為宣言,進行連署,提醒大家不要因為性別、宗教、父母出生地、文化認同、歷史記憶、或任何其他非故意的原因,而受到威脅和歧視。身為在野者,能夠積極的結合起來,監督任何不當操弄族群的手法,尤其直接要求不得使用歧視謾罵的語言,應該是一針見血的作法。
尤其在前述民進黨的「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中,第七條就明確指出「任何對族群身分的歧視性言論和行為,應受到譴責和制裁。對國家一體和國家安全的支持與維護,自應透過民主途徑加以規範」。
誠如陳總統所言,台灣己是多元族群所共同參與建構,我們欣見在野力量與執政黨均以如此明確而善意的態度譴責族群歧視,這應該是今年的國慶最令人期待的賀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