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走私、貪官、外資洗錢猖獗 每年流失境外金額高達二千億人民幣
【記者李直綜合報導】鑑於中國大陸日益猖狂的貪官境外「洗錢」弊端,今年九月十一至十二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廣東省中山市召開「全國檢察機關境外追逃工作會議」,要採取措施加大境外貪官追逃力度。另外,中國公安部、人民銀行和外匯管理局,將聯手展開打擊地下錢莊專案行動,希望藉此防範地下經濟活動,並防止貪官洗錢。
這種加大追逃、加大反洗錢措施,與中國近年洗錢犯罪案件增多、且數額不斷上漲有關。根據中國財政部的統計,每年被洗到境外的黑錢高達二千億人民幣,以二○○二年中國國家預算赤字三千零九十八億元來說,二千億黑錢可彌補64%的赤字。
據中國《法制晚報》報導,中國每年洗出去的黑錢主要可以分成三大部分:「走私犯黑錢」約七百億元,「官員貪瀆所得洗錢」超過五百億元,其餘八百億為「外資和私營企業把收入轉移到境外」,以逃避官方監管和稅收。
早在二○○二年六月,《人民日報》就發表了一篇措詞嚴厲的報導:「調查顯示,近年來中國洗錢活動日益增多,數額也不斷上漲,其中因為洗錢導致資金外流的數目不在少數。外逃資本影響不可忽視,它既減少國家稅收,又影響外匯儲備,有人擔心這將會危及中國金融的安全,甚至會成為金融危機的根源。」
二○○三年一月十三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同年五月設立反洗錢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九月中國人民銀行即成立反洗錢局。今年七月,再成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八月廿七日召開第一次反洗錢工作部際聯席會工作會議,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會中承認,由於起步較晚、面臨形勢錯綜複雜,目前中國反洗錢工作還不符合實際需要和形勢的發展變化。
中國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張京向媒體表示,地下錢莊與洗黑錢等經濟犯罪幾乎都是透過金融票證方式達成目的,且從案例可以發現,許多銀行人員涉入其中。去年涉案金額逾一億元的銀行人員,觸犯金融票證違法犯罪案就有十起,比前兩年增加,而且,犯罪嫌疑人層級甚至包括銀行行長、部門經理等。
去年八月,中國加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同年十二月簽署《聯合國反腐敗公約》,顯示中國也開始尋求與國際合作,積極反洗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