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記者歐陽宇、瑞達編譯】《科學》雜誌一篇對亞馬遜河毗拉哈(Piraha)部落的報告指出,這是目前所知唯一沒有數字及算數觀念的族群。不僅他們的語言和生活中沒有數字,即使教導他們基本數學長達一個月,成年的毗拉哈人似乎無法學習如何算數及瞭解數字的觀念。
語言及人類學者艾弗耶特(Daniel Everett)曾為了做研究,與毗拉哈人同住二十七年。他說,他們除了居住在沒有數字的生活之外,也是沒有不同顏色詞彙的部落,「如同火星來的」。
艾弗耶特說,毗拉哈人沒有書面的文字記載,所留存的記憶僅止於兩個世代。他們的溝通方式最多是唱歌、口哨,及發出嗡嗡的聲音。他們經常改變名字,因為他們相信神靈會把他們的靈魂接走、並常常改變他們的靈魂。
毗拉哈人不相信任何一個外來者瞭解他們的語言,即使這個人才剛與他們交談。他們沒有神話、沒有虛構故事,也沒有藝術。他們所有的代名詞看起來好像是從鄰近部落的語言借來。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哥登(Peter Gordon)教授對艾弗耶特所描述「沒有數學的毗拉哈人」感到好奇,於是在過去三年做了幾個實驗。
哥登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毗拉哈人缺乏數字的觀念及技巧。他發現,這個種族的男人(女性及小孩不可干涉太多事務)無法做最基本的數學運算。
當研究者要他們面對一排電池,並複製電池的數量時,男人們對超過三個的電池就開始不停犯錯;他們也無法用畫直線的方式來計數。
毗拉哈人缺乏數學能力,或許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數字的語言系統。即使他們說一個字來代表一個東西,用另一個字來代表兩個東西,那些字也不是我們概念中的一或二。
能講流利毗拉哈語言的艾弗耶特教授指出,當毗拉哈人採用「oneish」的字來描述某些東西時,並不是指一或二,而是較少一點,較多一點。
其他人類學家都對這一部落感到不可思議,特別是毗拉哈人並非與世隔絕。這個部落居住在亞馬遜河邊,他們已經與其他的巴西人有兩百年的接觸史,他們定期賣核果,且與停留下來的巴西商人分享他們的女人。
六十年前,業餘語言學者霍夫(Benjamin Lee Whorf)提出「特定語言決定人如何思考及思考的內容」。在語言學家裘姆斯基(Noam Chomsky)的「全人類語法」及哈佛大學教授平德(Steven Pinder)的「全世界的語言本能」被廣泛接受之後,霍夫的理論自然遭到否定。哥登教授或許找到了一個很有力的實證,來支持這個被否定的理論。
「問題是,有沒有任何具體的例子,因為沒有文字來表示一些事情,因此你對這些事情毫無概念呢?」哥登教授說,「毗拉哈正好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其他人類學者提出近親繁殖問題,聲稱毗拉哈人缺乏數字的技巧使分辨家族成員造成困難,最後導致誕生智能不足的後代。
艾弗耶特及哥登二位教授說,這個族群的成員並非智能不足,毗拉哈人釣魚、打獵甚至說笑話的技巧,似乎與其它地方的人無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