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本報綜合報導】經過仔細辨識和考證,中國敦煌研究院對外公布,在敦煌壁畫中首次發現了「十輪經變畫」。專家表示,十輪經變畫的首次發現和確認,為敦煌經變畫增添了新的種類,填補了敦煌壁畫中無地藏信仰的空白,也使敦煌學研究內容更加豐富。
所謂「經變畫」,就是把佛經的內容,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又稱「經變」或「變相」。《十輪經》在佛教中是一部重要的經典,以宣傳地藏菩薩為主。此次發現的十輪經變畫,位於莫高窟321窟和74窟,在這兩個洞窟的壁畫上,有地藏菩薩救苦救難的四十四種變化身,並有六道輪迴和地獄十王像的組合,這是《十輪經》的主要內容,也是十輪經變畫的主要特徵。
敦煌莫高窟是中國佛教最豐富的石窟遺存地,其保存的佛教中國化的痕跡也最為明顯。從唐代開始,經變畫占了敦煌莫高窟壁畫的主要內容。
在甘肅敦煌現存的壁畫中,已經發現和確認的有法華經變、維摩經變、彌勒經變、藥師經變、阿彌陀經變、觀音經變、華嚴經變與報恩經變等幾十種,如今又發現十輪經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