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記者鄭行綜合報導】中國官方公布的失業率嚴重失真,一直是各界關心的議題。九月十三日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刊登〈沒有工作權〉(No right to work)一文指出,中國政府公布二○○三年的都市失業率為4.3%,而二○○四年的目標是將失業率維持在4.7%以下,在大部分的國家,這樣數字的失業率被認為相當接近充分就業,幾乎是完美的狀態,但是在中國,官方似乎並不擔心此目標無法達成,只不過大家都知道中國官方的數字一點也無法採信。
中國官方所公布的失業率,係指都市失業率,亦即只計算已正式登記失業身分的都市居民,這樣的計算方式遺漏了兩大部分:一是未登記失業者;二是鄉村失業人口。
未登記失業者主要係指那些被國營事業解雇,但仍繼續領取三年基本薪資的失業者,如果將這些計入失業人口,並調整其他失真數字,很多中國專家認為中國都市的失業率至少在8%至10%之間。例如美國密西根大學對中國五大城市所做的調查顯示,中國的都市失業率在一九九六年為7.2%,至二○○一年已上升至12.9%,此數字約為官方公布數字的三倍!
再者,都市失業率還存在地域性差異的問題。根據中國官方相當保守的估計,二○○三年北京的失業率僅1.4%;但國營企業相當集中的東北城市,失業率超過6%,而這些還只是中國官方所承認的失業數字,實際數字與這些官方數字的差距,在這些地區更加明顯!尤其是過去主要以採礦為主的城鎮,因為只靠幾家國營企業為生,一旦國營事業解雇員工之後,實際的失業率可能高達40%以上。
都市失業率的另一個問題是未涵蓋來自鄉村的人口。在部分的大城市中,約20%至30%的居住人口是來自鄉村的勞動人口,也就是通稱的「盲流」,他們並未被列入都市居民,自然也不被列入都市失業率的統計之中。表面上看來,這些盲流的失業率很低,因為如果在都市找不到工作,他們就會返回鄉村。而中國官方計算失業率數據,之所以長期忽略鄉村地區,是因為官方相信農村居民相當享受使用土地的權利,能夠自己謀生。
但是這是中國官方的說法,《經濟學人》估計目前至少還有一億五千萬的鄉村人口無事可做,這些人未來可能流入都市成為盲流,造成都市勞動供給過剩的壓力。況且,目前中國都市大量的投資朝資本密集方向發展,盲流的就業機會逐漸縮減,中國人民的就業問題正面臨極大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