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79 期 2004/9/2 -- 2004/9/8 讀者天地
 
棒球隊戰敗的啟示(8版)
魚果  
 

中華隊輸給了日本,也輸掉了四強賽的入場券。筆者觀戰,覺得中華隊輸在「換投手」的時機。而這個時機的掌握,某種層面上卻表現出:「運動家精神」正一點一滴地消失!

王建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投手,表現可圈可點。但是,面對日本的豪華打線,王建民又有投球數的限制,換投手是必然的,只是時機問題。

筆者認為,如果中華隊信守與洋基隊的承諾,只投一百球,或許局面就不是如此了。結果,王建民投到一百零四球,就被擊出全壘打。

這場有勝機,而終未能勝出的比賽,對於未信守諾言的教練團,可謂是一次最嚴厲的「懲罰」。

運動場上,驕兵必敗是一個顯然的理。我方在這次奧運系列的比賽中,在各個方面都有某種「輕敵」!例如,出戰義大利一役,明明有幾次勝機,不過後續打者都未能務實的將跑者送回本壘,反而留下一次又一次的殘壘。

九局上半,我方又換下只投了兩局好球的林恩宇,打算「守住」領先的一分,結果被擊出二分逆轉全壘打。為什麼呢?還是隱隱覺得勝利幾乎到手了,所以兵勢的調整就可看出這個心態來。

筆者認為,美國夢幻籃球隊之所以夢幻不起來,主因還是一個「驕」字。再強的隊伍,驕兵必敗;更何況中華隊未必有本錢輕敵呢!

反觀日本隊第四棒的城島健司在十局下半採用犧牲觸擊,便令人感受到他在棒球場上的謙虛。不僅是球員,連他們輸了澳洲後,也未找任何藉口推諉敗戰之責。讓人感受到「專業」不僅是球技,還在於教練與球員的心態,在於他們對於勝負的態度,在於是不是具備高尚的運動家精神。

中華隊先輸給義大利,再輸給日本,兩戰僅輸了一分。如果說是球運所致,那麼筆者真的認為,球運絕難站在希冀球運的那一邊。

如何打出一場好球?如何在勝負之外,不帶勝負心地打好每一個球、投好每一個球,該勝自然勝、該敗必無怨尤。
中華隊有很多好球員。我們的棒球隊雖然兵敗雅典,卻不可輸掉運動家精神。

兵敗雅典之後,我們何妨都檢視一下自己的心。我們是如何看待運動的,我們台灣的運動精神是否在雅典運動場上,傳遞給各國球迷了呢?傳遞給人的,又是什麼風貌呢?

這就不光是比賽的勝負問題,而是我們台灣的文化問題、素質問題與前途問題了。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