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記者吳英、方洪報導】研究人員最近指出,生活在六千五百多萬年前的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在十幾歲時長得非常快,而成年後則是短命「霸王」。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葛列格里.艾利克森(Gregory Erickson)認為,霸王龍在十四歲到十八歲之間,體重突然增加近六倍,一下子就從一噸重的「青年」,成長為六噸重、可以使其他動物粉身碎骨的龐然大物。以這樣的成長速度推算,霸王龍一天之內的體重增加二公斤以上。
艾利克森和古生物學同事的研究,讓人首次瞭解霸王龍快速成長之謎。根據艾利克森的描述,霸王龍的成長速度模式類似當代的大象,但大象的壽命有七十年,而霸王龍的壽命不超過三十年。艾利克森說:「現在我們知道,霸王龍雖然長得很快,但死得早。」
科學家所採用的方法,是計算霸王龍家族成員的骨骼成長年輪,同時依股骨的長度來推算霸王龍的體型。
恐龍的骨頭就像樹木,過一年長一圈年輪。但不容易用年輪來精確推算恐龍的年齡,因為多數大型肉食性恐龍的骨頭,在成長時會因為重新塑造型體而變得中空。如此一來,成長紀錄就會流失。
艾利克森在四年前找到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當時他正在研究霸王龍「蘇」(Sue)的骨骼。「蘇」是史上最大、年代最久及最完整的霸王龍化石,被發現於一九九○年的美國南達科他州。艾利克森注意到蘇的肋骨是實心的,進一步研究後發現腓骨(腿骨)及某些臀骨也是實心的,並且保有令人讚歎的完整成長年輪。
於是艾利克森組成研究團隊,記錄二十個年齡在二歲到二十八歲之間的霸王龍骨頭,並且計算霸王龍青少年時期的成長速率。研究人員比較霸王龍的年輪以及當代短吻鱷、蜥蜴的相似年輪來證實研究結果。 艾利克森說,十年前不可能做這樣的研究。博物館不容許科學家為了研究年輪而取走骨頭標本。但過去十年來,全球已找到三十個以上的霸王龍標本,博物館才放心的同意更大量的科學研究。
結果顯示,霸王龍的成長過程更接近當代的非洲象,而不同於肉食的爬行動物--如鱷魚,鱷魚在一生中沒有經歷突然快速成長的過程。科學家目前不清楚為什麼霸王龍在十八歲成年後只能再活十幾年,就「蘇」而言,牠死時年僅二十八歲,但身體已經衰老,並有炎症、關節炎和骨折等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