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本報綜合報導】大學入學考試八月九日剛放榜,錄取率八成七創歷年新高。十二日監察院就對教育部提出糾正,認為十年多來大學增設浮濫,教改政策出問題,造成現在的大學生程度至少倒退十五年。面對監察院的糾正,教育部長杜正勝坦承有問題,會尋求改進之道。
監察委員趙榮耀提出一份從北到南走訪校園的紀錄,並佐證過去十年多項教育統計,顯示高等教育品質惡化,教育部對大專院校鬆綁過速,造成資源貧乏、水準不足、競爭力薄弱,明顯失當。
趙榮耀提出數據說,八十二學年度大專院校有125所,學生人數近69萬人;到九十二學年度,學校數成長為167所,學生人數近127萬人。十年間,學校數成長三成四,學生人數成長幅度卻高達八成四。同時間,大專院校專任教師成長率只有四成二,「生師比」因而年年增高,八十二學年14個大學生對一位老師,九十二學年變成20個學生對一個老師,教育品質明顯惡化。
另外,過去十年之間,學士生增加192%,博士生增加180%,碩士生更大增333%,以致大學生浮濫,研究生素質降低。
趙榮耀對照七十三學年每位學生平均享有的教育資源說,國中小學生以前每人約享有兩萬元資源,高中生三萬,高職專科生四、五萬,大學生九萬;到九十年度,國中小學生有十萬元,但大學生只有十六萬,比不上創高峰的八十五年的廿一萬,還倒退到七十八學年的水準。
教育部長杜正勝回覆說:「大學生沒有進步還有點退步,但是在教師人事方面,因為政府瘦身所以反而在縮減,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教育部會好好來思考。」教育部認為是政府瘦身加上經費不足導致問題連連,監委卻說是教育部不斷在政策上鬆綁,廣設大專院校和科系所造成的後果,他們要教育部兩個月之內給監察院一份檢討計畫。
而大學生自己認為誰必須為相關問題負責?根據民間一項調查發現,在可複選的情況下,有高達77.81%認為教育部該負責,其次為教改會占70%,第三則為歷任教育部長占3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