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77 期 2004/8/19 -- 2004/8/25 文明探索
 
酸雨抑制了全球暖化?(9版)
王季民  
 

【記者王季民編譯】一項全球氣候研究指出,酸雨減少自然界濕地甲烷的釋出,因而抑制住全球暖化。

酸雨是工業污染的產物,它使雨水中含有少量酸性化合物,例如硫酸與硝酸。被污染的雨水會破壞河流與湖泊的化學平衡,使魚類與其他生物死亡,並會對植物、樹木甚至建築物造成危害。

但這項新研究指出,酸雨中的硫酸會阻撓自然濕地中細菌產生甲烷的作用,進而有助抑制全球暖化。

一般都認為,甲烷在溫室效應中占了22%的比例,而濕地中的細菌又是最大宗的生產者。這些細菌食用泥炭中的基質,例如氫與醋酸鹽,然後將甲烷釋放到大氣中。

全球暖化本身只會促進甲烷的生成,細菌會藉著較高的溫度而產生更多的甲烷。但這個新的模型指出,工業的硫酸污染將會減緩此現象。

這是因為在濕地中,也發現有食用硫酸的細菌,而它們能勝過釋放甲烷的細菌。實驗發現,活化這些食用硫酸的細菌,可以減少一小區域中高達30%的甲烷產量。

「此研究凸顯出完整的地球系統在氣候模型中的重要性。」英國哈德利氣候預報暨研究中心氣候系統專家理查貝茲(Richard Betts)說道。「你必須看看,溫室效應與其他生物圈有什麼相互關係。」

貝茲說,本研究讓人更加瞭解污染如何影響地球。但同時強調,酸雨仍然是環境的主要問題之一。

英國開放大學Vincent Gauci的新研究,試圖衡量硫酸的污染對全球濕地的影響。Gauci與同事在NASA建立一個電腦模型進行模擬,包括最新的全球甲烷釋放及硫酸污染紀錄,加上氣候變化的模型及濕地研究的資料。

此一模型檢視與預測一九六○年到二○八○年期間,硫酸污染與濕地中甲烷釋出的相對關係。「甚至早在一九六○年,我們發現甲烷就已經被硫酸污染所抑制。」Gauci說。

此外,根據這個模型預測,儘管全球暖化會催化甲烷產生,而硫酸污染也同樣將抑制甲烷量。目前硫酸減少大約8%的甲烷生成,但是到了二○三○年,減少的量將增至15%。

「所有的推測都顯示出,如果你不將酸雨涵蓋在內的話,甲烷的污染將持續增加。」Gauci補充說明。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