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報告人╱劉東梅(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資深研究員)、羅清纓(專業整復師)
【記者劉柿平整理報導】任何一種正道修煉都有一個前提:人類真正生命是某特定高層時空中所產生,生命並不輕易隨肉體死亡而消失;而生命向高層次的昇華和回歸(修煉)多著重在改變心性與不好的個性;修煉的每一個小進步就體現出生命層次的差異。
這一前提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又怎樣驗證呢?首先,隨著修煉層次的遞增,修煉者可以體會;其次,修煉者身、心均有巨大變化;隨著修煉法門的不同,有些修煉者會有不同的遭遇,在古代典籍中多有記載;這些故事並非古人自編,而是我們的生活中早已失去修煉的內涵,因此認為其為神話。
修煉後,身體的改變有些表現為功能性的,有些表現為器質性的,前者如:雪中不寒、辟穀不食等等,後者如舍利子、肉身不腐、虹化等。
中醫起源一般認為是古人在尋找食物中逐漸認識了一些草藥和主治功能,慢慢有了臨床經驗,以此傳世。
然從古代典籍中可知,中華文明史上就有許多高明醫術,隨著歲月流逝,神醫日漸減少。
個人認為,中醫最初是修煉人或特異功能者所為,如遠古時代(黃帝以前)有位苗父,只用一隻草狗,念著十字,就能為百姓治病;黃帝時代的廣成子、歧伯以及黃帝相傳都有高明醫術,也同是修煉者。
古代著名醫案中,可看到中醫多憑藉特異感知能力,直接看到「病」在人體內的位置。這些能力有些是經過修煉而獲得的,還有些是遇到「異人」而「一次性獲得」的。以扁鵲為例,他的師父長桑君觀察他多年,認為人格上乘,才讓他服池上之水,使其能透視人體,讓他學習醫術。史上通過修煉而成為著名醫家者有如華佗、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人體特異能力大小、強弱因人而異,因層次有別。以透視人體為例,有些人看到病灶是氣血凝滯;有些人看到一團黑氣,其氣越黑越濃,病也越重;有些人則能看到病灶處的不規則形變乃是一靈體;更高層次的則能追蹤靈體之歷史,亦即與病人的因緣。歷史上有一著名故事,魏文侯詢問扁鵲三兄弟中誰的醫術最高明,扁鵲回答是大哥,因「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病」還沒有形成獨立形象時,就能看見,並除之)。」
現存中醫典籍中最權威者當屬《黃帝內經》,其書開宗明義第一篇講的就是「道」、「修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上古之人尊重「道」、循「道」而行,因此形神相守,不病不夭,可以終其天年。)」
《黃帝內經》中提到的真人、至人都因懂得修道,而可以防止衰老、遊行天地、視聽八達並且長壽。這也正是我們所努力追求的,只是使用方法不同。通過修煉能達到的境界已少見於現代的環境中。
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 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