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75 期 2004/8/5 -- 2004/8/11 論衡【大紀元觀點】
 
「羅太太事件」的啟示(2版)
大紀元  
 

「羅太太事件」是近期台灣媒體最熱炒的話題,經過數日的發展,真相也愈來愈凸顯。

真相之一,這個事件之後原來有一個極其感人而令人敬佩的故事。在早年政治氣氛肅殺、人人只求自保之時,竟然有這麼難得的「患難見真情」、有情有義的活生生事例。事件的主角羅太太,在總統夫人吳淑珍女士二十年前車禍不幸下半身癱瘓之後,毅然擔負起難度頗高、辛苦異常的看護工作,無怨無悔。特別是當阿扁總統當年因蓬萊島案入獄的期間,更負起照顧陳家大小的任務。我們不得不對羅太太肅然起敬,尤其在「唯利是圖、貪婪自私」普遍的當今台灣社會,更顯現其難能可貴。

真相之二,羅太太差遣駕駛打掃澆花,或有「公器私用」的問題。而總統出面說明事件原委的內容,也有一部分是錯誤的。對於前者的偏差,羅太太已經以辭職表示負責。對於後者的偏差,總統府也出面說明總統「消息」有落差,也等於間接承認對於事件處理不夠周全。

也許有人會質疑,這並不是一件什麼大不了的弊案,媒體和反對黨為什麼要大肆炒作?

不過,從另外一面來看,這也是自由民主社會的可愛之處。政治哲學家早己指出「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絕對腐化」,因此,任何先進的自由社會必然擁有獨立而無所畏懼的反對黨和媒體。任何執政者都必須受到嚴格的監督,以防止權力的濫用。因此,即使是一件小事,仍然必須是非分明。

但是,我們還是必須嚴正指出,嚴格監督政府固然應該,但切忌刻意大肆渲染炒作,甚至往挑撥衝突、無事生事、小事變大事、激化人際間對立的歧路走,特別是威力強大的媒體,更不應該惡意如嗜血般將事件無限上綱,窮追猛打、殃及無辜,甚至引起社會的極大動盪。媒體何不去報導溫馨故事,淨化已被腐蝕的人心?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