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自然就是美,這句過去朗朗上口的廣告詞,似乎已被現代人拋諸腦後了。大多數人相信外表的美麗是一種資源,既然很難天生麗質、國色天香,那麼就採取最直接、快速、精準的方法——美容整形,美容的風險及後續的照護變得相對不重要,於是出現了「人造美女」的封號,而美容整形產業似乎也成了明星產業。
哪些是「整形一族」呢?在台灣以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居多,他們選擇在成為社會新鮮人之前「修整門面」,希望能順利謀得心目中理想的工作。不過,在國外美容整形並非年輕人的專利,以美國為例,三十四歲以下的整形人口僅占全體整形人口的27%,其餘73%都是35歲以上的人口,其中男性也不少。
為什麼這麼多上了年紀的人還要整形?是否意味著提高本身的美麗商數(BQ),有助於提高尋職成功的機率?甚至成為有助加薪與升等的人力資本?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根據李誠教授於二○○四年四月十二日發表於工商時報的一篇短文提到,美國一項對一千多位廣告公司主管的研究發現,BQ高的主管可以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大學教授的教學評鑑理應與其本身的美貌無關,但一項對德州大學一千多位教師的研究發現,BQ對教授的教學評鑑有正面影響,這些研究說明了美麗是一種人力資本。
BQ如何成為一種人力資本?換言之,美麗能提高工作效率嗎?我們可以想像美麗可以增加個人自信,可以與其他人能有更好的溝通,因而獲得更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提高工作效能,因此雇主有意願雇用BQ高的人,換言之,他們尋職成功的機率比較高,這可能是近年來歐美國家在失業率持續惡化的同時,美容整形人口持續增加的原因。
是否具有美麗的外表,BQ就一定高呢?事實上BQ不限於外表的美麗,儀表、風度與教養更為重要,而這些是無法經過人工雕琢的,即使經過嚴格的訓練,但若沒有以真誠、善良為基礎,員工所提供的服務是無法真正感動客戶的,更遑論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利潤。因此,真誠、善良才是真正的人力資本,才是創造員工與雇主雙贏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