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75 期 2004/8/5 -- 2004/8/11 紀元副刊
 
愛是父親節最佳禮物(10版)
張慧珠  
 

父親節到了,該買什麼禮物?當我們穿梭在名牌襯衫、皮鞋、刮鬍刀專櫃之間精心選購之際,也許可以先問問自己,我是否愛我父親,一如他為我無聲而無私地付出?


在中國人傳統的社會裡,父親給子女們的印象是嚴肅不茍言笑的,與母親的慈祥、親切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實際上父親對子女的愛絕對不亞於母親的愛,但是在父系社會裡,父親的角色必須承擔起一家之主的責任,表象上的嚴肅剛強,總讓子女們畏懼三分。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女性就業人數增多,在許多家庭中父親的職責也加重了,在承擔更多家務的同時與子女的互動自然地深化緊密,子女對父親的依賴性日益增強,「父親節」這個讓子女表達敬愛的節日也越來越受更多家庭的關注了。


回顧「父親節」的由來

「父親節」誕生於一九一○年,由美國華盛頓州士波肯市(Spokane)的杜德夫人(Mrs.Dodd, Sonora Louise Smart Dodd)所促成。

杜德夫人的母親在她十三歲那一年去世,遺留下六名子女;她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Mr. William Smart)誓言不再續弦,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中,獨自一人父兼母職撫養六名子女長大成人。

杜德夫人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充分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

經過幾十年的付出,兒女們終於長大成人了,當他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一九○九年斯馬特先生,卻因為經年累月的過度勞累而病倒辭世。
  
那年,當杜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後,她特別地想念父親;直到此刻,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心與努力,並不亞於任何一個母親的辛苦。

杜德夫人將她的感受告訴教會的瑞馬士牧師,她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向偉大的斯馬特先生致敬,並能以此紀念全天下可敬的父親。

於是杜德夫人在一九一○年春天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不久得到各教會組織的支持;她隨即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提議,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於是美國華盛頓州便在一九一○年六月十九日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聚會。

一九二四年,美國總統科立芝支持父親節成為全美國的節日;一九六六年,美國總統詹森宣布當年六月第三個星期日,也就是斯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為美國父親節。

世界各國也紛紛訂定屬於自己國家的父親節,我國的父親節則是在民國三十四年訂立。至於為什麼選在八月八日呢?是因為「八八」與「爸爸」的發音相近呀!


我是否愛我的父親?

現代人生活匆忙,節日、紀念日來臨之前就會有市招、商家與媒體的不斷提醒,就這樣在商品化的氣氛炒作下,節日一個一個歡騰而過。

雖然現今一般人對於父親節的慶祝活動不像對母親節一般重視與熱鬧,但是我們對於父母的關愛應該是一致的,當母親含辛茹苦地照顧我們時,父親也在努力地扮演著上天所賦予的角色。

八八節到了,當我們穿梭在名牌襯衫、皮鞋、刮鬍刀專櫃之間,精心思考著該為父親買什麼樣的禮物過節時,也許可以先問問自己,我們是否愛我們的父親?平日是不是對父親用心關照,一如他為我們無聲而無私地付出呢?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