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require '../adsleft.htm';?>
那年春天,瑪琳娜想要改變自己。她有過很多不好的想法,做了一些不好的事,那些就像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在胸前,她為此哭泣、喝酒,她想要移開胸口那塊巨石。
早就聽到別人講起瑪琳娜‧瓦松(MARINA VASSONG)的故事,令人吃驚的是,他們夫婦倆加起來可以使用八種語言來溝通。當瑪琳娜邀我去她家吃午餐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花了一個多小時我才終於找到她們在費城東北BUCKS郡的住房。瑪琳娜性格熱情而外向,丈夫托尼內向而誠懇,他們都來自前蘇聯,好客的態度讓我想起一部007電影的原文名字「來自俄羅斯帶著愛」(From Russia with Love,台譯作「第七號情報員續集」)。
曲折人生的步步足跡
瑪琳娜生於俄國中部一個叫高爾基的城市,離西邊的莫斯科有六小時的車程。
中學畢業後,瑪琳娜進了專業音樂學校當過音樂老師,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在大學時學的是機械工程和電腦,但後來在俄羅斯的工作卻只是與人打交道。
瑪琳娜非常能幹,當上了鐵路工人工會的主席,管理三千多名工人。美中不足的是,她身為猶太人卻不能去猶太教堂,因為教堂都被毀掉了,而且也沒有猶太教的經典留下來。
瑪琳娜的丈夫托尼也是猶太人,曾經是巴庫歌舞劇院的小提琴手。
一九八八年,阿塞拜疆共和國開始迫害少數民族的亞美尼亞人和俄國人,托尼就離開了阿塞拜疆,輾轉到以色列,後來又來到美國。
八十年代末,多達一百二十萬猶太人離開了前蘇聯,其中有大量的醫生、科學家、工程師、和音樂家等等。這麼多專門人才一下子湧到以色列後,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時,托尼是襪子廠的一名工人。
從小提琴家到製襪工人,從A弦上靈巧的手指到為腳趾頭服務,也算曲折人生的寫照。現在,托尼是費城南部一家電子零件廠的技師。
當年,托尼向瑪琳娜求婚的時候,瑪琳娜還不怎麼喜歡他,但托尼長得蠻帥的,工作努力,獨立性強,又有冥冥之中祖母的指點,就嫁給他了。
瑪琳娜的天使:祖母
祖母是瑪琳娜的天使,也是她道德的啟蒙師。瑪琳娜六歲的時候,是個可愛而又強悍的俄羅斯小女孩,常常打架。
一天,她被男孩子打得身上發青,回來向祖母哭著抱怨:「你看他把我打成這樣,我怎樣才能打回去呢?」祖母說:「他把你打成這樣你高興嗎?你現在感覺怎麼樣?」「我恨他,疼死我啦。」「那你為什麼要對他做同樣的事呢?你要他也這麼恨你,要他也這麼疼嗎?」小瑪琳娜突然就靜了下來。
十歲的時候,瑪琳娜想要輛兒童自行車。祖母告訴她,你要通過勞動才能取得,要她一針針地織羊毛披肩。隨後的一個月中,小瑪琳娜織呀織呀,累得想放下的時候,就想著自行車。
最後她終於完成了,披肩賣了六十盧布,買了她的自行車。從那以後,瑪琳娜覺得如果她努力工作,就可以把事情做成。祖母去世後,每當瑪琳娜遇到重大的決定,祖母就出現在夢中,托夢給她。
移開胸口那塊巨石
瑪琳娜的女兒娜塔莎也住在費城,是賓州州立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專攻刑法。女婿叫弗拉基米爾,有自己的諮詢公司。
現在,瑪琳娜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市一家化學公司工作,是項目協調人,她的上司是一個中國人。
瑪琳娜和中國的淵源不止於此,瑪琳娜和丈夫、女兒和女婿、還有表弟阿勒克斯和姨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在修煉著一種來自中國的氣功——法輪功。
她是怎麼跟中國的氣功走到一起來的呢?一九九七年的春天,她和鄰居一起跑步,兩人邊跑邊聊著天,瑪琳娜告訴鄰居,她要改變自己。她有過很多不好的想法,做了一些不好的事,她感覺到那些就像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在胸前,擺脫不了。她曾為此哭泣、喝酒,她想要去掉那塊巨大的石頭。
鄰居聽後說,「噢,我知道我們公司裡的一個人,在學習一種自我改善的系統。要不要請她給妳打個電話?」
電話很快就打回來了,也是一個來自俄國的猶太裔女士,她把一本從網路上列印的法輪功著作送了過來。
剛開始閱讀的時候,瑪琳娜就覺得這些東西她以前知道過,但後來忘掉了。自己怎麼會忘掉了呢?她為此哭了很久很久。她開始修煉法輪功了,她知道,這就是她所尋找的。
心悅誠服的安靜
修煉前,瑪琳娜血壓不正常,又高又低,忽高忽低,不知道是應該吃降壓藥還是升壓藥。煉功六個月後,血壓問題就沒有了。此後,在公司裡她從來沒有請過病假。
公司有人生病了,開會時別人怕傳染,就都說:「去和瑪琳娜坐在一起」,因為大家都知道瑪琳娜不生病。還有,那塊壓在瑪琳娜胸前的大石頭,一年之後也沒了。
更有意思的是,丈夫托尼剛開始不相信,也不煉功。瑪琳娜煉功的時候,他就在一旁扮鬼臉。
後來,瑪琳娜開始去費城市中心煉功。因為托尼不放心她開車,就親自開車接送。
有一天,等待的托尼百般無聊,就跟著一起煉了兩個小時,把法輪功五套功法都做了一遍。回家的路上,托尼一反常態,出奇的安靜。瑪琳娜問他,你怎麼了?托尼認真地回答,他覺得他的身體從裡到外都被淨化了,現在的感覺是全身一身輕。
就這樣,瑪琳娜和托尼「來自俄羅斯帶著愛」。帶著佛法「真、善、忍」賦予的慈悲和大愛,他們來了,遠自俄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