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68 期 2004/6/17 -- 2004/6/23 財經專欄
 
企業用人 逐漸重視品德(3版)
曾本善  
 

【記者曾本善/台北報導】歐美國家共同基金經理人日益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後,台灣共同基金經理人選股也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越踏實、越是專精在本業發展的企業,基金經理人越喜歡買進,這些企業的股價因而會比同業來得高。

由於企業文化會影響股價,甚至對一家公司的存亡也有決定性的影響力,歐美企業任用員工時也越來越重視員工的人格特質,誠信而負責的人可望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

根據教育界對國內中小學生所做的一項調查,約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可以接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價值觀,這項調查結果讓人怵目驚心,但也反應出國內的學生認知和國際潮流脫軌,這個觀念若不及時矯正,這些學生未來就業可能會有困難。

證券投資界專家表示,股市中有不少公司生產相同的產品,獲利能力也不分軒輊,但股價卻有很大的差距,導致這個結果的關鍵因素就是企業主的誠信。

一個企業主即使經營能力很強,若愛好拈花惹草或是頻頻進出股市,專業投資機構對其評價越低,在差不多的獲利能力和財務結構下,專業投資人多會選擇買進一家企業主踏實又認真,說話不花俏但很真誠的公司股票。

隨著投資界買股票不只看公司財務報表而要看企業文化、企業倫理的風潮興起,部分企業也感受到這股壓力,晉用員工時已不是以能力為第一考量,而是以人品為優先,越真誠、團隊合作觀念越強的人越受企業重視。

既然企業越重視品德,多半學生崇尚只求成功、不問手段的價值觀,可能會逐漸被企業揚棄,若要在失業率偏高、求職越來越難的社會謀得一個安身立命之處,不論是在職的社會人士或學生都不能再以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方式過活。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