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66 期 2004/6/3 -- 2004/6/9 論衡
 
國際鋼琴大賽 樂壇巨擘雲集台北(2版)
謝亞晴  
 

【記者連盈/台北報導】來台參加評審「第二屆雷協悌茲基國際鋼琴大賽」的各國鋼琴大師,趁著比賽空檔期間,由主辦單位文藝復興聯盟安排參觀了台北故宮博物院。

雷協悌茲基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屆於二○○○年在台中市舉辦,共十三國八十五位參賽者。杜絕賄賂與政治取向,其公正、注重藝術意涵獲國際樂壇一致好評。秉持堅強的毅力與勇氣,主辦單位文藝復興音樂聯盟總監張佳慧說:「現代社會亂象充斥,我們企圖從音樂出發,拓展國人的世界觀,增進兩岸與國際的文化交流,崇尚公平原則,達到人性善念的啟發。」

評審們分別來自十五個國家,包括奧地利國寶級大師德慕斯(Joerg Demus)、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評審團主席杜倫斯基(Sergei Dorensky)、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評審團主席亞辛斯基(Andrzej Jasinski)、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大賽評審團主席特萊(Sylvia Tray)等樂壇巨擘。

大師們對於中國的玉器及青銅器非常感興趣,當聽到導覽人員說明,三千年前西周時期毛公鼎上的銘文是鑄造而非雕刻上去時,發出了讚歎。

特別有意義的是,在兩岸局勢緊繃之下,有一個自大陸幾十萬音樂菁英中嚴格選出的代表團前來比賽。他們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與上海音樂學院的高材生,這也是國內首見之最大規模與最重要的兩岸音樂交流。

主辦單位表示,中國大陸參賽者幾年中在國際大賽接連獲獎,吸引了世界級音樂比賽中眾人的目光。他們每一位的超技演出,十分值得每一位學習音樂的學生到場觀摩學習。

雷協悌茲基生於一八三○年,父親是波西米亞人,母親是波蘭人。他被公認為一位不可思議的老師,不論是溫文的魅力或是戲劇性的激動,都啟發著無數的學子。他的學生群龐大,成為二十世紀鋼琴演奏領航者。當時他在維也納的房子是音樂家聚會之處,如:布拉姆斯、李斯特、柴可夫斯基、魯賓斯坦、葛利格、馬斯奈等,奧皇約瑟夫也曾親臨參與。

一九九二年,雷協悌茲基愛樂協會於巴迪緒成立,創始者是雷氏家族僅存的曾孫女瑪格麗特與鋼琴家比德‧李程(亦為此次決賽評審),世界各地如紐約、東京、維也納與法蘭德斯都有雷協悌茲基愛樂協會。

詳細資訊可瀏覽www.rms.com.tw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