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台北水岸,因堤防阻絕,陳封多年,如今逐漸受到重視。在大稻埕五號水門河岸空地,市政府規劃興建一處碼頭,可搭觀光船到關渡、淡水,並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藍色公路。
廣場前,裝飾著一艘早年行航兩岸的戎克船供人拍照,廣場旁有處拱橋,走過拱橋有座小廟,廟前有十來棵高大的雀榕樹。坐在雀榕樹底下涼椅,喝茶、觀河景,清風徐來,十分舒服。
這間小廟,好像重新修復不久,看到牆上石碑所記,多為大稻埕商人出錢修建。
大稻埕早年是商港,行走海洋的戎克船,可直靠大稻埕碼頭,構成茶、樟腦、布匹、藥材和蔬菜的貿易景象。雖然商港不再,但大稻埕商家從事貿易依舊興隆。
從事國際貿易變數多,不易掌握,因此商家們除了自身謹慎努力、冒險犯難外,尚盼一帆風順,於順中求利,因此自動地出錢出力,修復河邊小廟,祈求神明保佑,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角落的芬芳 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