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蒙地(右)為志願者做肌力測試檢驗,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工所助理教授許凱雄(左)負責翻譯。(攝影/蘇昭蓉)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湯瑪士.傑佛遜大學精神與行為科學系教授蒙地應邀來台 講述中西醫學統整及運用
【記者卓力芳╱台北報導】二○○四年「未來科學與文化國際研討會」十五、十六兩日在台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舉行,除了四場專題演講外,還有數十篇論文發表。與會的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精采交流,並獲熱烈迴響。
首場由任職全美著名醫學研究中心之一的湯瑪士.傑佛遜大學(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精神與行為科學系「輔助與替代醫學部門」主任的丹尼爾.蒙地(Prof. Daniel A. Monti, M.D.)主講,簡單介紹神經情感療法NET(Neuro-Emotional Technique)。蒙地教授表示,NET可讓病人減少吃藥,且療效十分顯著;他一年負責訓練二、三百位NET治療師,目前全美約有四千位合格NET治療師。
蒙地以一套整合傳統中醫及西方醫學的理論,解釋人體、疾病與健康的種種生命現象;介紹生物穴位與電場的分布、人體組織的結晶排列與壓電效應,解釋生理過程的電性基礎;介紹生物系統藉由化學(荷爾蒙、神經傳導物質)及物理(電訊號與經絡五行)方式進行訊息傳遞;並從巴夫洛夫的制約反應、強制性重複、創傷記憶的重建、語義反應(Semantic Responses)等現象,探討情緒反應的生理基礎。
蒙地邀請與會的志願者參與NET的實際運用,以肌力測試檢驗造成病人身體或心理問題的情緒因素,其原理是當身體接受非一致性的情緒刺激,會導致肌力的減弱。蒙地透過翻譯,詢問志願者花女士最近所遇到的困擾,花女士表示因經歷多次成績不理想的考試,而對考試產生恐懼感。蒙地利用反覆的詢問與肌力測試,找出花女士的恐懼感主要源於七歲時的經驗。
其後,花女士在蒙地的指導下,以手壓住某穴位,貼在額頭上,藉由穴位刺激與蒙地的引導,來消除病人情緒因素,進入七歲時的情境。最後,蒙地再次以肌力測試,檢驗她對考試的恐懼感。花女士在台上表示,她雖然不知道七歲那年發生什麼事情,也不確定自己是否進入七歲那年,但她可以確定的是,現在整個人非常輕鬆,恐懼感已經消除,她自己也感到十分訝異。
除了蒙地在會上提出整合生物回饋、生理學、行為科學與認知科學的身心一體的醫學,作為消除病人情緒因素的方法外,現場論文發表有談到音樂與人體的關係、經絡的證實、史前文明的另一種詮釋、天災與人心的相互影響、中國傳統與西方古典繪畫中的修煉意涵等議題,引起與會者的重視與討論。
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 系列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