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專業海洋獨木舟坐墊較硬,如果坐墊太軟,會耗損選手體力。(攝影╱謝亞晴)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記者謝亞晴╱台北報導】從加拿大來台定居十二年的韋馬克(Mark Western)在大學時期主修體育教學,繼「全台健走為渴愛兒築夢」活動成功為全台育幼院募得圖書基金後,目前育有一名子女的他希望孩子可以在海邊遊玩,基於台灣海邊的污染問題,他因此萌發以自己拿手的體育運動結合公益活動為台灣海洋教育募款,行程自五月一日起為期三十天,募得經費將直接在網站(www.paddle-taiwan.com)上公布,末了將交由荒野保護協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進行全台海洋教育。
台灣四面環海,本島海岸線約一一四一公里,除西部因砂質地形無珊瑚景色,其他海岸線幾乎都可見到珊瑚群礁,但是台灣海上運動卻不普及。目前從事進口獨木舟業務的孫兆鴻表示,獨木舟可分為數種,如休閒獨木舟、海洋獨木舟、激流獨木舟,韋馬克所乘為專業海洋獨木舟,通常用於海上遠征航程;其瘦長的船體可快速前進,兩頭向上微翹有助於提高破浪前進,從水平面看,人體腰部在水面以下,重心低而穩;一個受過訓練的選手一日航程可達三十至四十公里。一般民眾約半小時就可學會獨木舟活動,想試試的民眾可向體委會打聽。
韋馬克五月一日自淡水出發,沿途有兩位陪划手,行經通霄、梧棲漁港、西子灣風景區、白沙灣、大武漁港、花蓮市南濱公園、大溪蜜月灣、和平島,最後回到淡水金色水岸,繞台一周。如您希望參加「海洋教育」捐款,可郵政劃撥一九八三八六七九帳號,帳戶:海洋泛舟守護台灣,其他活動詳細資訊請上網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