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大學學費是否調漲,又成為近來大家關切的話題。只要有抗爭陳情的機會,「反高學費行動聯盟」就四處出現,凸顯強烈訴求。而大學院校卻大吐苦水,對於三至五年沒有調漲學費了,表示:「快要活不下去了。」
教育部長黃榮村則在日昨接見「反高學費行動聯盟」學生代表時允諾,今年大學學費將朝不調漲的方向努力。
大學學費政策過去幾年始終搖擺不定,「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以致「順了姑情,又逆了嫂意」,弄得爭議不休。如何維持高品質的高等教育,不要讓辦學的大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固然重要,但是,照顧弱勢的清寒學生,也不能疏忽。尤其面對不景氣的衝擊,許多中年失業的家長連生活都成問題了,更遑論是要拿出高額的學費供子弟接受高等教育。主管教育大政的官員們,不能再用鴕鳥心態一味的推、拖、拉,讓問題懸而不決。
據教育部估算,如果今年又不調漲學費,若補助各大學不調漲學費所造成的財務缺口,九十三學年度上、下學期總計約需二十至廿六億元。但是,需錢孔急的大學卻譏諷這是「杯水車薪」,在全國一五二所大學平均分配後,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不過據專家表示,就是真的允諾大學比照生活水平而調漲學費,部分大學仍然是會口出怨言,而不知道反省檢討學校的行政結構與開支是否合理、是否浮濫不實,這才是根本問題。
換句話說,「反高學費」的訴求,也並非空穴來風、無理取鬧。放眼世界教育發達普及的先進國家,其學費的收取並不一定比我國高,卻仍然能夠維持高品質的教育水準,而沒有類似國內的紛爭,別人是如何做到的?
關鍵似乎在於政策的擬定與執行。一則重新檢視探討我們的學費結構是否真的合理?一則政府對於高等教育經費預算的編列,也要重視,而不是面對龐大的預算赤字,左支右絀的挪用到高教預算。如此,爭議或能逐漸化解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