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58 期 2004/4/8 -- 2004/4/14 紀元副刊
 
觸摸是符合期望的!(10版)
侯淑玲  寄自德國馬堡
 
馬堡市集廣場的青銅雕塑,以1:125的比例燒鑄 (攝影/侯淑玲,寄自德國馬堡)

看了這一座栩栩如生的體貼禮物,我的心裡滿溢感動,所謂推己及人不過如此。


有天,一如往常地在趕往人文社會科學院途中,經過市集廣場時,發現市政廳前方多出了一座青銅雕塑,是馬堡市集廣場的整個縮小版!

雕塑旁有段文字︰「具歷史意義的馬堡市集廣場︰此座雕塑於二○○三年設立,主要使盲人和視覺障礙人士,能夠更進一步地認識環繞馬堡市集廣場的歷史建築群,也希望這座青銅燒鑄的市集廣場鳥瞰圖,對所有其他人具有同樣的吸引力,使他們體察這句格言『觸摸是符合期望的!』……」這篇德文說明的旁邊是一篇一樣一式的點字文,方便盲友們透過指尖觸摸感受大家的心意。


視障夫妻在馬堡行動自如

由於馬堡這個大學城有座盲人重建院,城市空間設計對盲人相當的友善,也吸引全德和全世界很多盲生或肢障生到此讀書,形成在街道上看到很多盲人拿著一根細細的白色棍子或牽著一隻導盲犬獨立行動的景象。

馬堡有一對我很佩服的台灣夫婦,先生雖然天生視盲、少了左手,頭腦運算記憶卻敏銳得和電腦差不多,考上公費留德念法學博士;妻子是俗稱的白子,視力不太好,帶著厚厚的眼鏡,有一雙媲美大廚的巧手,陪先生來德國圓夢,也順道攻讀教育碩士。此對夫婦相當樂天健談,他們手牽手行遍大街小巷的背影是我覺得最美麗的景像。


體貼身障者的無障礙空間

馬堡和一些其他城市在社區行動方面都設想周到,例如過斑馬線時,紅綠燈會發出嗶嗶的聲音,其上的行人通行按鍵也會嗡嗡震動,連又盲又聾的人士也能以觸感知道該過馬路了。公車每站必以語音通報,公車的門口高度也和行人走道一般高,一進車門有個很大的無座位空間,方便身障人士將輪椅滑進車內,也方便媽媽們將娃娃車推進來,我還曾利用離峰時間將腳踏車放進公車內,運到山上來。

這個城市的每座大小升降梯裡都有點字的樓層標示。在學生餐廳入口,一進來就有兩位穿紅衣的工讀生,看到盲人就趨前去引導他們拿餐點、找位子,以及幫身障生端餐盤。餐廳二樓升降梯一出來,有張桌子是沒有椅子的,保留給坐輪椅的學生。


人性化環境展現生命的尊嚴

此外,馬堡在舊城還有一棟專門為身障生設計的宿舍,裡面很寬敞舒適,設備很齊全,住了三分之一的身障生,其他為一般生,「融合取代隔離」是這棟宿舍的宗旨,讓身障生可加入一般生的生活圈。

同學裡有一兩個盲生,我覺得他們生活得怡然自得,也和我們一樣上課做筆記,只不過他們用的是針筆,在厚紙上刺洞寫他們的文字,發出一些聲響;也和我們一樣考試,只不過他們大都和教授面對面口試。

我也很欣賞德國的社會福利制度,能提供身障人士如此人性化的環境,讓他們能抬頭挺胸在這個城市獨立行動,腳步堅定。這是生命的尊嚴。

(摘錄自大紀元網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