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56 期 2004/3/25 -- 2004/3/31 生活萬象【三週年系列活動】
 
緊張 焦慮 壓力?--當憂鬱症悄然來訪(15版)
張淑華  
 
李政勳醫師 (攝影/連盈)

李政勳醫師主講
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醫師

為慶祝發行三週年,《大紀元時報》舉辦了「如何提昇身心健康」座談會,邀請四位中西名醫:上海同德堂醫師胡乃文、振興骨科部主任敖曼冠、台大精神科主治醫師丘彥南、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政勳,與讀者分享專業而獨到的見解。本期刊載李政勳醫師的精闢演說,胡乃文、敖曼冠及丘彥南醫師精彩講座內容已於154、155期刊出(可上網觀看)。三月春日,大紀元願您身心靈輕快如春風。


「憂鬱症」、「精神官能症」,近年來經常出現在報章雜誌上,它所帶來的事件與問題,在社會上引發大大小小的衝擊,其中以自殺最為怵目驚心。據統計,自殺的人90%有精神疾病,其中70%是憂鬱症。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這個課題,善盡所能減少悲劇的發生。

擲地有聲的開場白,幽默爽朗的李政勳醫師為這場講座勾勒了重點,循序漸進引領聽眾進入這塊似遠忽近、既陌生又熟悉的憂鬱症領地。認識它、接納它、了解它,是預防憂鬱症的起步。


常見的精神官能症

在精神醫學上,精神官能症是屬於比較輕微的疾病,在現今快速而冷漠的社會環境,精神官能症與一般民眾關係日漸緊密。

精神官能症主要是指這個人在現實社會、人際關係上出現適應障礙,由於心理社會的壓力引暴了內在的心理衝突,反應出來的現象,包括:「沮喪」,通常早上比較強烈,醒來卻不想睜開眼睛。嚴重的隨時都有絕望、無助、悲哀、苦惱的感覺;「失眠」是很常見的症狀,入睡困難、早醒無法再入睡,心情惡劣或常常作噩夢;總是「倦怠」、沒有體力,很悲觀、無望,失去自信,低估自己的能力;對原本熱中的活動「失去興趣」;處事「猶豫不決」,無法相信自己,流失意志的力量,嚴重的會有自殺的意念,甚至會有自殺的行為。

常見的精神官能症有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症、強迫症、畏懼症、創傷後壓力疾患。人在遭逢巨變、重大災難,比如林肯大郡坍塌、華航大園空難、九二一大地震時,眼見親人罹難,雖然自己幸運躲過一死,但心理開始承受巨大的衝擊與負擔,在懷念死去的親人時,有很大的罪惡感,很深的自責:為什麼我逃出來了,而我的親人沒有?這種重大災難後心理創傷的後遺症,往往需要一段深長而細緻的精神療育期。


內因性憂鬱症嚴重度大

什麼是憂鬱症?憂鬱症是一種情緒的障礙。我們人都有情緒,人是感情的動物,有喜怒哀樂,情緒有高低起伏,一般人情緒高張都能在一段時間內回復平緩,但憂鬱症患者情緒出現障礙。

情緒的障礙,有時進而衍生出思想、行為等方面的障礙,比如「內因性憂鬱症」,醫學上不太容易找到患者到底遭遇了什麼重大的心理創傷、挫折事件才出現這個憂鬱症,內因性憂鬱症嚴重度比較大,患者比較有脫離現實的想法。

而從精神官能性憂鬱症患者身上,我們可以找得到一些心理社會事件、挫折、失落、創傷。因為他有重大的心理社會事件,所以我們稱「精神官能性憂鬱症」或者叫「反應性憂鬱症」。


感受不到憂鬱的相等症

有些病人罹患了憂鬱症,但自己感受不到憂鬱的情緒,這種「憂鬱相等症」在我們中國人中是最常見的,因為中華傳統的禮教教人克己、壓抑情緒,講男兒有淚不輕彈、打落牙齒和血吞,長期傳統壓抑的民族性格,很多人罹患情緒的疾病而不察覺,尤其憂鬱症,中國人比較是以身體方面的不適表現出來,頭痛、胸痛、胃口不佳,全身是病,但檢查不出生理上的異常。


憂鬱症就醫比率低

有多少人罹患憂鬱症呢?據國際的統計,一般男性終其一生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是12%,女性則高達20%。台灣的統計是5%~10%的機會得到憂鬱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曾預估二十一世紀威脅人類健康有三大殺手:癌症、愛滋病、憂鬱症。憂鬱症不論是對人的健康或是對整體國家社會,事實上都造成相當大的損失。

儘管如此,憂鬱症仍然常常被忽略。國外的統計顯示,只有6%的憂鬱症患者接受治療,在台灣憂鬱症就醫比率就更低了。


引起憂鬱症的原因

為什麼會得憂鬱症呢?精神方面的疾病在醫學上無法找到單一因素,大多數由許多原因交互作用引起的,首先是「遺傳」。第二是「個性」,比較神經質、自信心比較差的人,常常對外界的壓力容易產生挫折感。另有「環境」的因素,比如遭遇重大的打擊、失戀、車禍、親友亡故……。不過這與個性有關,有人天塌下來也是樂呵呵的,有人遇到小事就想不開。與身體因素也有關,有疾病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比率也較高,比如甲狀腺異常、腦溢血患者。


怎樣預防憂鬱症?--放鬆身心 找回自我修復的能力

得了憂鬱症怎麼辦呢?我們在醫言醫,藥物治療方面,一般用抗憂鬱藥,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百憂解」據說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一種藥。當然,不能完全靠藥物,而且副作用的傷害不能小覷。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憂鬱症患者找到比較好的適應方式,尤其對於有自殺傾向的患者,隱而不談是危險的。周圍親人的鼓勵與支持、家屬的配合也可以說是精神療育的一環,提醒病人規則服藥、規則就醫,多關注傾聽,接納他對生活灰色負面的看法,不逃避不指責,也不要一直督促病患趕快好起來,家屬不能太心急,病人需要寬廣的空間,照顧者本身也要留意自己身心的紓緩。

人本來應該是沒有病的,因為我們的身體是一個自我修復的系統。當身體的、生理的正常的韻律節奏跟外界的環境不協調不適應時,它才會扭曲自己的機能,演變成病態。既然是病態的,我們要把它調整回來。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精神疾病更需要長期的治療,耐心加上意志力,做好與病魔長期奮戰的準備。

精神疾病沒有預防針,最主要的是建立健康的人生觀,凡事往好處想,良善的意念會促使身心朝良善方向變化。遇到利益衝突時,退一步海闊天空。

另外,適當的休閒活動,多與大自然接觸,能夠幫助減輕身心壓力。學習因應壓力的適當模式,學習身心放鬆的技巧,也是減壓的良方,肌肉放鬆、靜坐、冥想都很適合。《大紀元時報》曾經報導美國貝勒醫學院封莉莉教授提出的西方醫學新知:打坐可以提昇免疫力,很有道理。

靜下來,把心放下,才能夠真正鬆綁壓力源。社會的腳步匆忙,緩一緩、檢視內心,身體會找回自我修復的能力。

大紀元座談會系列文章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