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在選舉當中,媒體上經常出現「中間選民」這個名詞。到底誰是中間選民?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不過應該可以說,社會對於中間選民的一般印象就是,不特別偏向某一個政黨或政治立場。或者說,「保持中立」的選民,就是中間選民。
為什麼在選舉當中,很多人或媒體喜歡宣稱自己代表中間選民?我的觀察是,宣稱自己代表中間選民,好像可以讓自己的發言更具份量。特別是當媒體提到中間選民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似乎具有道德性與理想性的詞彙,譬如說:不偏不倚、客觀理性。除此之外,有些人認為,中間選民就是遲遲不表態的那群選民,所以誰能夠在最後贏得中間選民的青睞,就能在勢均力敵的選舉中脫穎而出;因此,以中間選民的身份發言,可以對社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這些說法其實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不表態的選民不見得就是所謂的中間選民,而可能是不關心政治結果的選民。其次,如果中間選民的性格就是所謂的「不偏不倚、客觀理性」,那麼,他們對於政治、社會的發展方向與結果,恐怕就沒有什麼影響力。
為什麼?因為所謂的「不偏不倚」,很容易被簡化為「各打五十大板」。不管候選人如何試圖在邊際上調整政策,爭取更多的支持,都會被堅持不表態、難以取悅的「中間選民代言人」以負面的方式檢視,吹毛求疵地加以批評。候選人很快就會發現,調整政策討好這些中間選民代言人的邊際效果接近零。既然如此,還不如針對立場鮮明的選民,提出能明確打動他們的主張。這就是越到選舉後期,這些中間選民代言人會越被邊緣化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所謂的「客觀理性」常被詮釋為「沒有預設立場」,這與經濟學上的「理性」定義很不一樣,後者所指的是「在選擇上具有一致性、不會顛三倒四」。絕大部分的公共議題都牽涉到機會成本,需要選擇;要選擇,當然要有立場,才能決定效益與機會成本孰輕孰重。
人必須具有明確的價值觀,才能做出前後一致的選擇。一群選民的選擇如果沒有一致性,自相矛盾,讓候選人無從遵循,就難以對政策有實質影響。如果選民不想做出有一致性的取捨——既要對社會福利大幅加碼,又要財政收支四年平衡;既要課富人稅、取消租稅優惠,又要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既不增稅,又不舉債,又要大幅增加公共建設;既要人人有大學念,又要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念國立大學——那麼候選人自然只有大開芭樂票,到頭來,中間選民自詡的「客觀理性」,換來的將只是一堆既不合理,又無法實現的空洞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