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require '../adsleft.htm';?>
【編者按】「澳洲中華文化藝術協會」會長、收藏家戴東尼,日前飛抵台北,提供中國近代藝術大師齊白石等名家的真跡義展。戴東尼並與本報合作書畫解說,以幫助讀者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
《鍾馗》齊白石(一八六四~一九五七)
齊白石,中國二十世紀傑出的藝術家。他的人品、繪畫、詩句、書法、篆刻,無不出類拔萃。曾獲中國文化部「人民藝術家」稱號。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德國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同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國際和平金獎」,一九六三年被選為世界文化名人。
齊白石筆下的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畫蝦則妙趣生動,神采奕奕。山水、人物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眾。
鍾馗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是剛正不阿,無私無畏,嫉惡如仇,不畏強暴邪惡,品格崇高的象徵。而畫家們對這位體格魁悟,神態威嚴,長滿落腮鬍鬚的形象,很容易引發創作靈感。千百年來畫鍾馗的人不少,手法、佈局、造型大同小異,幾近程式。而齊白石的這幅鍾馗則大反其道,不畫其武,而畫其文,還進士本色,畫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鍾馗目光炯炯,正義之氣溢於眉宇之間,又令人肅然敬之。齊白石大膽用色,一改以往的暗色,落筆粗獷有力,使整幅畫面形象生動而又不失嚴謹,自成一格。
齊白石的人物畫,早年較為工謹。而變法成熟之後大多以簡筆為主,略於形貌而精於神意,用筆隨意而不拘於格法。這幅鍾馗是齊白石八十八歲時所繪,正值其藝術創作中的高峰期。因此這幅人物畫幽默天真,直率單純,質樸拙重,簡約奔放,充份體現了齊白石人物畫濃郁的人情色彩,又近於漫畫的思維。
《竹》趙少昂(一九○五~一九九八 )
趙少昂早年讀私塾,十六歲入「嶺南畫派」大師高奇峰創辦之「美學館」學藝。一九三○年作品參加比利時萬國博覽會,獲金牌獎;同年,在廣州創立「嶺南藝苑」,後來移居香港,因日軍侵佔香港,而返回廣州,再輾轉入川,途經湘、桂、黔等地,寫生作畫,舉辦畫展,盡以所得捐贈災民。一九四八年再次遷居香港,並繼續開設「嶺南藝苑」。
趙少昂在繪畫上繼承了嶺南畫派革新中國畫的主張和融會古今、折衷的藝術宗旨。從這幅「竹」可見他創作中注重對物象的細緻觀察和對大自然生機活力的把握,強調在概括而又準確地刻畫對象形神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書法用筆的表現力,故能揮灑自如,收到形神兼備的效果,具有較強的個性。
擅畫花鳥走獸的趙少昂,同時也以山水畫見長。他的繪畫藝術,師承高奇峰,兼取諸家之長,深得嶺南畫精髓。在繼承傳統畫的基礎上,吸收了日本和西洋畫技法之精華,著力表現生活。趙少昂的作品曾為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華盛頓州立博物館、紐約公眾圖書館、新加坡南洋大學博物館及香港藝術館等機構收藏。
《單駿圖》徐悲鴻(一八九五~一九五三)
徐悲鴻早年從父習詩文書畫,一九一九年赴巴黎,曾就讀巴黎國立美術學校。
徐氏擅西畫,重寫實,於國畫創作方面,提倡發揚傳統,融會中西,曾運用西洋畫法繪歷史人物。畫馬為世所稱,筆力豪邁,佈局設色,均有新意。徐悲鴻喜歡畫馬,曾認真地畫了許多速寫,對於馬的動態、結構、習性均瞭若指掌。他筆下的馬多為野馬,因為他喜歡野馬的自由和那豪放的氣質,以便於抒瀉自己的情懷。
這幅「單駿圖」以中國的水墨為主要手段,又參用西方透視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動地描繪了馬的颯爽英姿。用筆剛健有力,用墨酣暢淋漓。暈染全部按照馬的形體結構而施加墨色濃淡有致,既表現出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此畫筆墨酣暢,奔放處不狂狷,精微處不瑣屑,筋強骨壯、氣勢、神形俱足。此畫的另一特色是線條堅卓清爽,這源於臨寫北碑的多年功夫,使線條既有如錐劃沙般的沉雄勁健,又如行雲流水般暢達。其粗細、濃淡、幹濕都緊隨體、面關係的轉折,隨所畫部位的硬直或肥厚而變化,以大塊墨色造型,並用表現力極強的線條勾勁,以傳其神。
在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徐悲鴻的馬獨步畫壇,無人能與之相頡頏。在他個人的藝術成就中,也以畫馬的成就最為卓著,不僅把駿馬作為自己繪畫風格的象徵,更是一種精神的追求。
《牧牛圖》李可染(一九○七~一九八九)
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一九二九年在西湖藝術院學習油畫並得到林風眠的指導與賞識。一九四六年任教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翌年春拜齊白石為師,相隨十年。同年又深得黃賓虹積墨法之妙。
李可染的水墨畫一掃逸筆優雅的文人積習,深深地捉住人們的感覺,一九五四年後他以造化為師,屢下江南,探索「光」與「墨」的變幻,形成獨特的風格,可以以「黑」、「滿」、「崛」、「澀」來概括其藝術內涵,無疑地,李可染為水墨世界開創出新的格局。
他的畫面結構,更讓人感受到一種屹立千年的中國山水。一種范寬式的飽滿構圖,山勢迎面而來,瀑布濃縮為一條白色的裂隙,用沉澀的筆調一寸一寸地刻劃出來,綿綿密密地深入到畫面的每一個角落,在一張紙上,表現出最大最豐富的內容。
李可染還是畫牛高手。他喜歡牛的強勁、勤勞和埋頭苦幹,畫室取名師牛堂。多年來畫了大量牧牛圖。李可染畫牛,像寫字一樣,一筆是一筆,沒有重複,他直接用中號筆沾墨在紙上皴擦,畫出牛的不同姿態,再以細筆沾濃墨勾出牛角,點出牛眼,嘴和蹄子,牛就在他蒼潤的筆墨下復活了。
這幅《牧牛圖》便充份體現了他畫牛的風格。墨韻豐富,線條精準,栩栩如生。李可染是滿懷激情去對待所畫的牛,因此這幅《牧牛圖》使人感到是他自己感情的化身,也才能令觀賞者感動。
李可染曾長期擔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培養了許多山水畫家。他認為學習傳統繪畫,第一步須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第二步要以最大的力量打出來。這是他幾十年藝術實踐的總結,也體現著他對傳統和創造的普遍看法。出版有《李可染水墨寫生畫集》、《李可染中國畫集》、《李可染畫牛》等。
一九八九年,他八十二歲,以一次售畫所得十萬美金捐贈給中國藝術節基金會,十二月五日上午十時五十分,因心藏病突發而去世,他的一生就像他常畫的牛的品格那樣,從不追求生活上的享受,默默耕耘,專心追求藝術的完美。
《富貴神仙圖》吳昌碩(一八四四~一九二七)
吳昌碩,中國浙江安吉人。曾任一個月安東知縣,長期寓居上海賣畫。擅篆刻、詩文和書畫,尤擅石鼓文和寫意花卉。
畫風受趙之謙、八大、石濤等的影響,並以金石篆籀的筆法入畫,落筆豪放渾厚,氣勢雄偉,具有濃厚的金石意趣。畫面多題詩文以吐泄豪情,意境豐富,清高超逸,繼承了文人畫的傳統。吳昌碩對近代寫意花卉畫具有重大的影響,為「海上畫派」代表畫家之一,曾為「西冷印社」首任社長。
此幅「富貴神仙圖」是吳昌碩七十六歲時所作。畫中枇杷樹枝葉繁茂,枇杷鮮美欲滴。樹葉以色點畫,濃墨勾筋。枇杷用「沒骨法」,富有層次和立體質感。水仙用細筆雙鉤。全畫構圖寧靜、自然,設色豔而不俗。畫家對寫意之筆,濃淡自然之色,兩者之結合運用上是獨具匠心的。題詩書法鬱郁勃樸茂、古氣盤旋而又雄健淋漓。
吳昌碩的詩文、書法、繪畫和刻印樣樣精通,他曾說過「真從書法演畫法」、「畫與篆法可合併」的詩句。他畢生孜孜不倦肄力以求的正是一個「通」字。他作畫往往在畫幅的中間落筆,構圖迥異,這使他的畫作既具古意又極具個人風格。
《漁翁圖》蔣兆和(一九○四~一九八六)
蔣兆和,中國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蔣兆和從不掩飾真實的感情,擅於表現那些瀕於死亡邊緣的悲劇人物的命運,表達了他們對生的渴求及對光明的嚮往,充溢著作者的精神。
這幅「漁翁圖」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線條簡練,筆勢奔放。畫家注重分面、渲染以統一表面的色感和明暗的諧和,勾勒結合形象的真實要求,墨色虛實濃淡變化分明。這類水墨人物畫,自宋代起已有出現,當時畫家梁楷創造了李白的形象,寥寥數筆真是高度的傳神。蔣兆和肯定了水墨畫這一形式,他認為這是國畫傳統技法上的一大發展,只要對於形象有認真、真實的理解,在素描上所能表現的東西在水墨畫上就也能同樣表現出來。達到這種要求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傳統的基礎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