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在一個明亮和煦的春日下午,我們在台大的新聞研究所,聆聽了由大紀元時報主辦、陳彥玲教授所主講的「瞭解孩子的心智發展」。從下午三點到六點之間,這場精采的演講活動絕無冷場,與會者如同歷經了一次深層的自我探索,體會到陳彥玲想提供父母一個突破自我窠臼的機會,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深意。
你為什麼會來這裡?
陳彥玲教授身穿一件白色唐式服裝,上書淡墨綠荷,一派純樸古雅的裝扮,然而她的觀察力與思想卻如同電光火石般敏捷睿智,問答之間處處引發聽眾的思考與領悟。演講之前,她就氣定神閒地抱著五個月大的孩子坐在廳後,等待與會者一一來臨。演講開始,即拋出一個震撼性問題:「你為什麼會來到這裡?」
許多人都會對演講者慕名而來、抱著「朝聖」的心理想針對自己在育兒的問題尋找答案,然而陳教授卻一語道破地說:答案不在演講者的身上,而在有疑惑的觀眾本身。觀眾如何走入會場、選擇什麼樣的位置入座,都是有原因的。倘若靜心審視這些細節,我們就會突破自我的盲點,找到問題的答案。
有的觀眾回答是因看到大紀元時報的採訪而來。緊接著陳教授又問:「你相信報紙嗎」?十一年前,當擁有三個傲人碩士學位的陳彥玲從美學成歸國之後,民間與政府爭相邀約工作,各大媒體報紙也紛紛展開邀請。然而她在事後卻發現刊載內容與事實多有不符,即使善意更正,媒體也不願意損失版面與金錢修改。而由她面對面地、第一手傳播的演講,也不能確保觀眾學到的資訊實際可行,並且效果延續到聽完離開之後。自從陳彥玲聽說有位媽媽,聽了一位教育學者建議的方法,卻意外導致孩子自我傷害的案例,她就深深思考此種演講授課,能否真正對聽眾負責,也就是為聽講者考慮,使他在日後更能善待自己與他人?陳彥玲以親身實例告訴我們:盲目輕率地相信答案,卻沒有切實瞭解問題,不但有走冤枉路的可能,並且非常危險,也讓我們看到一位學者對於自己演講的嚴格負責心態。
問什麼問題很重要
因此在演講當中,陳彥玲教授特別重視「判斷」與「方法」的重要。面對眾多資訊,我們要如何選取正確而有益的資料,來瞭解現象、解決問題?這就要靠「判斷」。而如何擁有精準的判斷標準?那就得學習「方法」。陳彥玲教給大家的方法,便是問問題。她說:「你問的問題,比我的答案重要」。
她舉個例子,有一回演講完,一位太太問她:「妳這麼忙,為什麼要生第三個孩子?是不是因為想生女兒?」陳彥玲回答:「生育的事,我從無所求也無計畫,我覺得自己人生的一切就是順其自然……,可是妳為什麼要問『是不是想生女兒』這個問題」?
發出「生女兒」這個疑問的人,正代表她目前所遭遇的困境。循著這個發問抽絲剝繭,就有可能找到柳暗花明的契機。答案並不在陳教授的身上。
真誠與善良的信任
在會中的活動,陳彥玲教授要求每一個與會者起身,離開自己的座位,去找一位或者兩位陌生人,彼此請教,來完成一項活動。她特別要求要尋找「不同類的」人,打破自己原有的框框;如本來傳統的太太,就去找一位新潮的辣妹,而生性害羞、不慣與男性說話的,就去找一位先生……。因為「人會碰在一起都是有原因的」,而往往人們特意迴避的部分,就珍藏著自己所需的資訊。陳彥玲說:「每一個人都是你生命中的貴人,可以幫你看到自己的不足」。
話雖如此,但是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清晰的看到問題的癥結?陳彥玲要我們回想一生中受別人肯定與信任的時刻,再帶著感謝的心來看世界。由於太多陳舊的觀念,有違本心的藉口,使我們無法真實認識自己,也聽不清別人的話,因此回歸「真誠」,是達到瞭解的第一步。
陳彥玲進一步指出,破除虛偽、真誠待己,人才能看到自己「純善」的一面。而懷抱善意的人,相信自己是一個好人、值得受幫助,自然可以澄明理智地站在別人的角度設想,煥發智慧的光彩。這就好像科學證明善良的人身心和諧健康,「忍耐」與度量自然提高,使我們更能廣納涵容與他人間的差異。那麼瞭解自己或他人,甚至孩子的心智發展,都是易如反掌之事。而「真」、「善」、「忍」,便是這位親職教育學者,推薦給現場與會人士開啟生命之妙最好的鑰匙。
大紀元座談會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