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記者趙曉慧╱綜合報導】台灣的父母有孩子將信用卡刷爆的煩惱,對岸的大學生也開始出現「負債消費」風氣。據《新華網》報導,八○年代出生的中國大學生摒棄了父輩的「儉以養德」的觀念,勇敢地扛起了「負債消費」的大旗,成為中國消費潮流的又一個新現象。
「負債消費」蔓延到高等學府,同學和朋友是最嚴重的受感染者。在「重義輕利」思想的左右下,很多學生會掏空自己的「腰包」,隨後的一兩個月便以廉價的速食果腹。
內蒙古工業大學大三學生哈斯,開學以後就開始借錢,配置自己的「五件武器」。與此同時,他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都是貸款而來的。在校園裏,電腦、手機、CD、MP3、錄音筆被稱為大學生的「五件武器」。除了實用,這也是一種表明自己生活優越的炫耀性的物品。
「女人和孩子的錢好賺,大學生的錢更好賺」,本著這一理念,精明的商家適時推出一系列實用、經濟、引領時尚的電子產品。在經濟欠發達的內蒙古自治區,許多商場的手機櫃檯前摩肩接踵,生意火爆。價位在八百至一千五百元人民幣的手機受到學生的青睞。「新寵」錄音筆,更是成為大學生們狂熱追求的物件。
「負債消費」在家境貧寒的學生群中尤為突出。內蒙古師範大學化學系老師李改枝表示,很多學生在寫給家鄉的「萬金家書」中,往往獨呼生活艱難,頻頻「告急」索款。於是故鄉的家人不得不節衣縮食,甚至借貸度日,以滿足子女的物質索求。
僅僅在二十年前,節約型的大學生生活還被中國社會普遍讚譽。一個饅頭、一碗湯是很多學生日常的飲食。而一九九七年高校並軌後,大學生理財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消費觀念越來越超前,有很多學生表示「敢用明天的錢」。
目前,大學生除每學期需繳納幾千元人民幣的學費之外,每月生活費少則三、五百元人民幣,多則千元人民幣之數。曾有人把這筆開支比喻為「壓在身上的大山」,一個父母兩人就職的家庭,應付子女的學雜、生活費已經壓力很大。如果父母年屆退休,或逢「下崗」待業,則其艱難程度,更是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