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這次的總統大選,兩岸經貿問題並未如不少人所預期的,成為經濟領域最重要的焦點。這個現象其實其來有自:外國對中國的投資熱,已經從二○○三下半年開始,漸漸退燒了。
這一波對中國的投資熱,在二○○二年達到高峰,當年中國首次成為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地方。二○○三年上半年,中國的FDI(外國人直接投資)還在繼續成長。但是在二○○三下半年,FDI連續五個月下滑,其中的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和二○○二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了18.8%、28.3%、28.8%、36%。
造成這個現象的直接原因,當然是SARS讓很多外商卻步,也開始警覺到必須分散風險,不能把雞蛋全放在中國這個籃子裡。但除了SARS之外,還有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首先,二○○二年的投資熱有很大一部份是受到中國加入WTO的影響,這個影響已近尾聲。其次,電子業轉移到中國的情形,已經接近極限了。第三,中國的房地產熱,已經降溫。第四,台灣在過去四年展開經濟轉型,要出走的,差不多都出走了,而留下來的,也已經有了不再依靠低廉勞動成本的競爭力,這使得台灣對中國的投資熱逐漸退燒。除此之外,美國及日本都從不景氣中復甦,也使很多投資轉向回到美日。
另一方面,不少人開始擔心,對中國的這一波投資熱會不會已經造成泡沫。舉例而言,外國這幾年對中國汽車業的投資激增,但是中國市場能不能消化新增的龐大產能,是個問題。到時如果像美國的網路經濟泡沫一樣,大家發現賺不到錢,忽然一齊收手,就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從中長期來看,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對東南亞國家造成重創,讓許多投資轉向中國。十年前,東南亞國家的FDI與中國的FDI的比例是七比三,現在變成二比八。但是現在泰國、越南這些國家都已經恢復競爭力,開始大量吸引外資,最近許多台商的投資都已轉向泰國與越南。此外,印度、斯里蘭卡這些南亞國家的人力素質及工資條件並不輸給中國,在吸引外資上面,與中國的競爭也相當激烈。
這些趨勢對於中國的啟示相當明顯。短期而言,激增的大量外資,如果沒有實際的經濟效益支撐,的確有泡沫被戳破的危險,屆時很難說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FDI比例不會再次翻轉。中長期而言,中國必須強化基礎設施、改善法規制度、增進政府透明度,特別是必須能夠解決令人詬病的「人治」與「誠信」問題,才能與東南亞與南亞國家競爭。否則廿年後亞洲崛起的,到底是中國、印度、還是越南,還很難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