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金門全境的石刻風獅爺據說有五、六十尊之多,分散在金門縣各地,有的豎立在廣場上,有的迎風立於廟宇前,有的在馬路旁不遠,有的被遺忘在荒草之中。
由於東北季風常常來報到,金門居民在百年之前就有祭拜風獅爺的習俗。石頭刻成的大小風獅爺替縣民把風,最多集中在金門縣北側風勢較強的金沙以及金寧兩鎮,金湖鎮與金城鎮次之。
風獅爺有的面貌嚴肅,有的充滿喜感,有的造型特殊,在在透露著古樸的鄉土原味。手中拿著三角形令旗的風獅爺,多數身型挺拔,精神抖擻,是「武」風獅爺;手中拿著筆的「文」風獅爺看來斯文溫厚;拿著圓形金元寶的「財」風獅爺,可能最受鎮民擁戴,香火最盛。
有些風獅爺受到婦女的特別照顧,長年披著布製的披肩,隨風起舞,更添風采;有的風獅爺維持石頭原色原貌,只見石上刻出的眼、鼻、口,前肢與後肢,顯得風霜老邁;也有風獅爺被漆上五顏六色油漆,亮麗耀眼,現代感十足。
風獅爺是金門的懷舊象徵。中年以上的鎮民大多以它們為榮,會熱心指點風獅爺所在。有些人還會順便介紹自己的小村文物,細數當地的典故,讓外地來客深感賓至如歸,收穫良多。
←北山風獅爺。位於金寧縣雙鯉湖畔,完全是石獅模樣。
→昔果山風獅爺。金寧鎮昔果山小廟前風獅爺,本來是素色的石獅,造型可愛,塗上亮漆之後,活像一隻小叮噹大貓,讓人以為它被掉了包,完全認不得了。
←官澳風獅爺,金色的披風配上金色的圍裙,官澳的風獅爺最威風,位於過官澳往馬山公路的右側。細看它手中紅色三角令旗,還有頸部的金色小鈴鐺,果然是一尊武爺。
→夏墅風獅爺。血紅大口配上紅色頸帶及紅色鈴鐺,是一尊全身漆成鮮藍色的小型風獅爺,位於金城鎮夏墅的公路旁、一列新洋房之前。
←塘頭風獅爺。金沙鎮民十分喜愛這尊細緻的風獅爺,替它披上紅花披肩。但此尊風獅爺不容易找,多虧當地居民指路引導。
→田墩地方有三尊風獅爺。西園鹽場風獅爺。位於西園鹽場附近廟宇前廣場有兩尊,一前一後,屬金沙鎮。前方這一尊手中拿筆,頸部有小鈴鐺。
→→後方這一尊手拿元寶,其餘造型與前者極為相似。
←田墩風獅爺。位於金沙鎮田墩一座兩層樓洋房的後院,不易找到。此尊風獅爺手握元寶,果然有人上香供拜。
→古崗風獅爺。瘦長的身體上有紅色披風,石刻樸實無華。位於金城鎮主要道路與往翟山的叉口處。
↓←陽宅風獅爺之一。金沙鎮小村落陽宅的風獅爺共有四座,密度最高。位於會山寺門前的是一座迎風而立的武爺,披有紅披風。正面可見黑色的手爪與腳爪,手中拿著令旗,頸部有小鈴鐺,可惜面孔有些模糊了。
↓→陽宅風獅爺之二(下圖左)。位於會山寺側方。咧著大嘴,濃眉大眼大鼻,手上有元寶是財神爺。陽宅風獅爺之三(下圖中)。位於陽宅公路分叉處附近廣場草地上,身上有元寶與彩帶,也是看守財富的風獅爺。陽宅風獅爺之四(下圖右)。經村民指點才得見此尊。它有些落寞,後方房屋破落,還可看到鐵絲網。
←山外風獅爺。在金湖鎮大馬路旁的高大風獅爺,可在出山外鬧區往八二三紀念碑方向的左邊看到。
→夏興風獅爺。位於金湖鎮,小小風獅的圓眼,兩排白牙,突出的舌頭,紅嘴以及頸部小鈴鐺,還有前身的黃色橫紋都是特色。
→中蘭風獅爺。小型而有趣,頸部有鈴鐺,腹側是橫條花紋,突舌配大嘴,露出上下兩排牙齒。位於環島北路南側,屬金沙鎮。
↑→湖前風獅爺。前身向前傾,頭大富喜感,此尊風獅爺在金湖鎮湖前的小巷裡側,需要當地人指點才找得到。身上的金色披肩,緞面上還綿有花樣,可見極受人愛護。
←安岐風獅爺。可能是金門縣身材最高的風獅爺。可惜披肩破損了,只剩下布帶子。露出前身與後背,均有美麗的裝飾,位於金寧鎮。
↓後水頭風獅爺。醒目的風獅爺,在金沙鎮的湖邊公路上就可以望見。身型高大又漆成亮眼的藍色,紅鼻、白牙還有金色元寶加紅彩帶,都是油漆塗出來的重點。風獅爺的背面也有看頭,背脊與鬃毛清清楚楚,加上紅色的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