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由於對台灣歷史的「非專業」興趣,當連惠心製作的「歷史的台灣」在電視上播出之時,我特別留意地看了。然而,最近播出的「完結篇」卻以「不知所措的台灣」作為台灣現況的結論,並終之以仇恨消弭的期待,令人詫異之外,猶有深深的惋惜。
作為台灣重要歷史家連橫的後代,乃至作為現今第一大在野黨主席之女,連惠心願意面對亟待重構的台灣史,製作系列影像專輯,毋寧是一件值得肯定之事。畢竟,在益趨開放與自由的環境之下,台灣史的研究已經累積許多新的材料與發現,如能以之為基礎,系統性地建構一套更為周延、更符史實的台灣史,則不僅是連惠心「克紹箕裘」的佳話而已,更是對台灣社會相當有意義的貢獻。
同時,益趨熱絡的台灣史研究固然已促生許多大眾化的歷史書,不過,文字台灣史、漫畫台灣史、甚至文圖並茂的台灣通史雖然接踵而出,但是,台灣史的完整紀錄片卻未曾之見,不能不說是極大遺憾。如今,連惠心能憑藉豐沛的資源製作影像台灣史,自是值得期待。
可惜的是,不僅是專業的期待落空,甚至,我們還在這樣的紀錄片中聞到濃濃的政黨味。特別是在最後一集的最後段落,當蔣經國的畫面一再被「緬懷式」的出現時,當民主發展歷程被簡單歸約為民粹政治與族群政治之際,我不禁對這樣的「歷史台灣」起了高度的疑慮與不解。
拍攝「歷史台灣」紀錄片,本來就會有,也應該有價值觀作為基礎。所謂歷史紀錄可以擺脫價值建構的說法,即使不是欺人之言,也是天真之想。但是,價值建構畢竟建立在事實或追求事實的基礎上,方易取得解釋或說服的能力。連惠心製作的「歷史台灣」既找不到事實的堅實建構,亦看不到追求事實的強烈企圖,其結果便只能在既有的框架中堆砌資料,亦難免遭到「無病呻吟」或「私心自用」的譏評。
台灣現代史的發展軸線之一,毋寧就是主體性的追尋。連《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在元月二日的報導中都提及,「民主改革讓(台灣)人民有自由去質疑蔣介石版本的台灣史」,連惠心等製作群如能跳脫國民黨史官的窠臼,另起爐灶,大有機會為台灣史塑造新的里程碑,最起碼,也是結合新研究的新集成。無奈,如此有利的時機,加上如此有利的資源,竟只能拍出如此僵硬、刻板的台灣影像史,豈僅令人扼腕!
台灣的生命力是什麼?甚至,台灣究竟有沒有生命力,當然都是可以辯論、推敲的問題。但是,在當前時空下製作台灣史,卻無視於這二十年來台灣社會劇烈變遷的背後,所蘊涵的台灣人民追求美好社會的打拼意志,豈不怪哉?台灣社會打拼向前的痕跡既無關乎政黨的對壘,亦不應為意識的對立所囿限,如果說這樣的打拼所換得者只是「不知所措」的評語,其公允乎?
台灣社會仍在行進之中,我們的確不能作預言式的判斷。不過,回顧歷史的台灣,我們仍然可以擁有諸多啟示。「欲知世情的代誌,著愛聽人唸歌詩」,即使是日治時代,描寫農民困苦生活的「農村曲」,也要唱出「毋驚嘴乾汗哪留」的拼鬥意志;作為第一首流行歌曲的「桃花泣血記」,亦要歌詠戀愛自由,呼籲「婚姻制度著來改」。
這種不服輸,不認命的打拼精神,縱然不是台灣人面貌的全部,卻也不能用「不知所措」來為台灣人民主化、本土化的奮鬥下定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