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42 期 2003/12/18 -- 2003/12/24 文明探索
 
人定勝天?還是天人合一?(7版)
───中國古諺中的現代生活方程式
同雲  
 

很多人都熟悉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分清谷天,夏滿芒至暑相連,秋處露分寒霜降,冬雪雪至小大寒……」這個古時農諺在介紹自然天氣變化規律的同時,也從方方面面指導著人們生活。時至今日,也許有不少人認為這些傳統的智慧在現代科技的衝擊下已經相形見絀。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專家表示,如果農作物種植或園藝栽培上能夠適當配合天氣變化的話,就會減少很多開支;同時又增加土地的可利用時間。簡單地說,就是要重視天氣變化與農作物栽培的關係。

美國國家氣象中心的布萊克默(Blackmore)說,「多少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配合天氣種植莊稼而生存下來。…具體地說,他們能從雲和風的變化中預測天氣,以採取適當措施。」

隨著近代科學的發展,這個情況已經改變了。但是人們在強調「人定勝天」、忽視自然規律的同時,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尤其當人們不注重雪和霜的來臨,以及一年的降雨量時。

專家表示,人們平常就可觀察一下降雨量,這樣就可以按天氣適當澆水,既可減少花費,又保護了自然資源。

另外一種簡單易行的辦法,是檢測氣溫。舉個例子,農作物或花圃只要經歷一次寒流,就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一般來講,晴朗無風而露點又低的天氣,就預示著寒流即將來臨,此時若採取應急防範措施,結果將會大不相同。

觀察太陽、風向、陰涼、和地形對作物的影響,就會讓人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地進行作物栽培,既節省能源,又事半功倍。

據美國能源部的研究顯示,如果在房子周圍栽種一些樹木,就會使房子冬暖夏涼,估計能節省下25%的取暖或空調費用。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處理的方式不同,就會帶來不同的結果。這方面的經驗教訓很多,中國國內的大片土地沙漠化就是一個警鐘。尤其當人們過分地強調「人定勝天」,對大自然進行大規模的人為破壞。或許將來生態平衡失調、自然資源殆盡、環境污染不可收拾時,人們會想起來要做到善待大自然、「天人合一」,才是明智之舉。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