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require '../adsleft.htm';?>
中國現代俠客列傳之四 1989年六四之後,對中國政府持批評態度的中國知識份子留在國內的不多,何清漣女士是其中之一。她留在深圳悄無聲息地做研究,1996年8月本書初稿完成後,作者周遊北京等五省市九個出版社長達一年半之久,雖獲得編輯讚賞,但最終還是沒有人敢替她出版。
何清漣後來寫道:「在無可奈何之中,我這本寫給大陸中國人看的書,卻只能拿到大陸之外的地方出版,其中所蘊含的種種無奈和痛苦,已不是幾千字的短文所能述說的。」
為反腐獻計獻策 官員有請
在一篇〈何清漣敲響了中共的喪鐘〉的文章裡,前上海《世界經濟導報》的法律編輯兼記者張偉國說,就在《中國的陷阱》1997年9月在香港出版後,中共最高層就有過激烈的爭論。當時,他們不僅曾派人專程到香港購書,並由安全和公安部門同時做好了拘捕何清漣的一切準備工作。但不知是什麼因素起了作用,讓這位出自湖南邵陽的才女逢凶化吉。
因為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吉的關係,本書刪節版得以用《現代化的陷阱──當代中國的社會經濟問題》在大陸出版,並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因此表面上,何清漣曾有一段意氣風發的日子。在《陷阱》一書出版之後,她的個人文集陸續在大陸出版,政論和時事評論也廣受歡迎。
部分認同她的官員大力為她宣傳,張偉國透露,汪道涵就隨身帶著一本《陷阱》,所到之處,不遺餘力地向全國黨政官員推薦。大學研究機構與政府部門紛紛邀她專題演講。中紀委也邀請她為反腐敗「獻計獻策」。國際上一些關注中國問題的國家,也十分重視何清漣的意見。一九九八年下半年開始她先後應邀訪問日本、瑞典、美國等國,與各界交流、分享研究心得。
揭腐敗命危旦夕 逃離中國
不料,二○○○年六月何清漣訪美回國不久,即被告知,已依中央指示「降級減薪」、解除《深圳法制報》專稿部副主任職務,並且不准以本名或筆名在任何報刊雜誌上發表任何作品。據說,發表在《書屋》雜誌(二○○○年第三期)的〈中國社會結構演變的總體性分析〉一文為作者遭到整肅的導火線。
被整肅的何清漣,並沒有按中央暗示,妥協地赴香港暫避風頭。對這段迫害,她自述說:「從戊戌變法開始,為了中國的民主富強,有仁人志士不斷在流血,我們本來主張不再流血,走改良道路,促進民主憲政,作為一個知識份子,我已經竭盡棉薄,我今天有這個遭遇,在我們這個國家也是必然,所以我已經想好了。這段時期,如果我要是有什麼人身意外,比如車禍、搶劫、入室殺人,都可以看做是某種黑箱操作的行為。」
還好,在這類政治暗殺之前,何清漣選擇了一條逃亡的道路。在經歷了長期被跟蹤、監視,住處被入侵,她發覺生命危在旦夕之後,二○○一年六月她逃離了中國。
年少慕文革青年 道德文章
到底何清漣的俠義精神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可能大部分是個人天性,但何女士在一篇〈追尋學者生命的真諦〉文章裡,自述她的思想成長歷程。
生長於湖南邵陽的何女士說:「六○年代中期的邵陽市,曾生活著一批頗有『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之志的青少年,這批人後來成了該城市『文革』中兩大圈子的核心人物。……他們的才華當時在文革的特殊產物大字報上盡展風采,讀到這些大字報的時候,我還只是個小女孩,但也被他們文章的氣勢所震懾,更為那種被革命英雄主義和道德理想主義陶冶出來的精神氣質所感動。我是直到十五、六歲,那兩個圈子因其核心人物星流雲散而不復存在時,才和其中的部分人交上朋友。
那時的他們已經不再懷有「文革」初期那種激情和浪漫主義,多了幾分成熟和凝煉。從他們那裡,我常借到一些十九世紀俄羅斯古典文學與法國啟蒙時代的文學作品,對別林斯基的作品更是情有獨鍾。也許正是受了這種影響,幾乎從青少年時期起,「我對生活的觀察和思維就不太像一個小女孩。這段時期的思想營養以及影響我一生的那種道義責任感,幾乎全得益於這個圈子的一些朋友……。」
擎如椽巨筆救國 不讓鬚眉
這份道德責任感迫使何清漣自認有責任指出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也就因為講出「國王沒有穿衣服」的真相,這位中國現代俠女不見容於當道,流落外鄉。她揮出智慧之劍想拯救的那個國家不要她。何清漣或許會以為,向國外人士述說自己那牽腸掛肚的祖國,掉進陷阱,是既痛心又無奈的事。但我們相信,讓國際社會更多了解中國現代化的真相,是挽救中國的有效途徑。
對何清漣用如椽巨筆橫掃貪汙腐敗的道德勇氣,張偉國說:「一位新聞界的前輩曾經感嘆:在推翻滿清皇朝的時候曾經湧現過一位名垂千秋的劍湖女俠──秋瑾;現在,中國知識界卻鮮見『半邊天』的身影。如今,何清漣以自己的思想、言論和一身俠骨,彌補了這位新聞前輩的缺憾,成為中國知識份子精忠報國又一典範,也是中國『巾幗不讓鬚眉』傳統的一個現代版。」
《中國現代俠客列傳》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