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歷史,常遭有權者玩弄。親身經歷有權者玩弄歷史,必定更是點滴在心頭。
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蕊不久前出版她的回憶錄,這本書名在中國被譯為「親歷歷史」的譯本,最近被揭發多處刪修原文,包括涉及西藏問題、六四事件及民運人士吳鴻達等的內容均在譯文中出現異動,引發希拉蕊和美方出版社的高度不滿。
有意思的是,中國出版社面對不滿的說辭,竟是翻譯過程中不得不有的「技術處理」,而且只是「星星點點的刪改」,其中並無任何「政治壓力」可言。中方出版社的修改究竟是不是技術性或零星性的處理,其實讀者「心知肚明」,不是幾句遁詞就可掩飾。倒是沒有「政治壓力」的表呈,反而令人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感,凸顯了中國出版自由上「條條框框」的幽闇面。
希拉蕊的「親歷歷史」事件,對於親歷台灣民主化過程的傳播人而言,同樣有著似曾相識的感受。
一九八三年,筆者在台灣一家發行大報擔任記者。那一年原本習醫的中國留學生王炳章在美國發表「棄醫從運」宣言,決心投入中國民運,消息傳開之後引起華人社會關注,報社駐美記者亦立即自美傳回該宣言的全文,筆者因而有機會在報社刊出前先睹為快。不料(或說是意料中事),筆者服務的報社與另一家同列為當時發行量數一數二的報紙,均在隔日刊出宣言全文時,「不約而同」的「漏」了一段。這段文字的內容正是王炳章對台灣的批評。
兩家大報有沒有接到「指示」,筆者未曾求證,不過,對於那個時代的台灣報社而言,有沒有指示並不重要,處於共同氛圍下的主事者其實自有一把早已劃上刻度的尺,如何刪?怎麼改?大家都是有志一同,巧合的可以。
所以,中國發行希拉蕊回憶錄的出版社,當然可能說的是「真話」。它不需要有任何「政治壓力」,就做出了它「應當」做的事。希拉蕊難道搞不清楚,連一向與中國關係良好的李光耀,都不能免除回憶錄遭刪修,何況是作為世界霸權主義代表的「美帝」的第一夫人,又豈能脫逸於文字網羅的伺候?
台灣這二十年來民主化的進程,自然已是堂堂溪水出前村,不再有人需要為任何政治的言論而「自任警總」,條條框框即使有,也是自己的意識型態或辦報主張所使然。但是,二十年來台灣出版自由與言論自由的擴張,並非來自執政者的施捨,而是民間的抗爭所逐步爭取而得,中國民主化的抗爭力量又在哪兒呢?
希拉蕊的回憶錄開宗明義就自陳,她有幸出生在二十世紀中葉的美國,擁有之前美國婦女所享受不到的「自由選擇權」。如今,這本回憶錄在中國所發生的刪修事件,不僅讓希拉蕊又親歷一場「不堪」的歷史,更印證了希拉蕊擁有「自由選擇權」的幸與中國人民缺乏「自由選擇權」的不幸。
幸與不幸,何等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