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喝咖啡的風潮席捲全球,使得台北街頭也林立著各式各樣的咖啡館,但比西方人更有幸的是,我們擁有悠久的中國茶歷史。中國茶的境界、養分及芳香,溫潤著每一位對它心懷珍惜的雅人。
喝哪種茶最好? 林仁混:看個人喜好及體質
既然喝茶有助於瘦身及防癌,民眾究竟要怎麼喝茶、喝哪種茶幫助保健?林仁混表示,完全端看個人的喜好及體質的接受度,喝不加糖的現泡茶最好。
林仁混說,每一種茶都含有茶多酚,綠茶的茶多酚稱為兒茶素,紅茶的則稱為茶黃素,普洱茶的稱為茶紅素,烏龍茶的則因為結構複雜,所以還在研究。而綠茶的茶多酚比較多,因此增加了保健的功效,但也不要因此而忽略其他茶種的作用。
至於該選擇那一種茶?林仁混說,每一種茶都有保健作用,所以完全視個人喜好及體質接受度,例如喝茶過多會產生過多胃酸的人,只需要選擇烏龍茶或紅茶即可。每天至少喝十杯,每杯一百五十西西,至於茶葉量也依個人習慣。茶的溫度不宜太熱或過冷,溫溫的最好。
林仁混並不主張喝茶加糖,因為糖會導致肥胖,至於市面上的罐裝茶因為添加的水及糖的成分不一,保健功效不易掌握,所以建議民眾還是喝現泡茶。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林仁混建議,採慢飲的方式喝茶,一來補充水分,二來可攝取茶葉中的保健成分,三來可以提昇性靈境界,紓緩緊張的生活。林仁混也強調,雖然中國古籍也記載喝茶可長壽,但還是要配合個性、人生觀、運動、休息及飲食調整。
現年六十八歲的林仁混也愛喝茶,小學時每次從田裡收工返家,就先喝一杯涼茶讓身心舒暢。他最喜歡喝烏龍茶,不管在家裡或實驗室,都茶不離口,他的體重是七十三公斤,維持了三十年不變,便是喝茶搭配運動的結果,而喝茶也讓林仁混常保持腦部的清醒及情緒平穩。
他笑說武俠小說中愛喝茶的人物,多半都有輕盈的體態及厲害的輕功,據他觀察在現實生活中愛喝茶的人,的確少有胖子。
林仁混教授小檔案
林仁混教授是美國威斯康辛州大學實驗腫瘤學哲學博士、台大醫學院藥學士及生化碩士,曾擔任美國威州大學客座教授,並借調過國科會生物處處長。他原本做的是防癌研究,但想選擇和人生活最密切的項目,所以他就選擇茶,這一研究就是十幾年的光陰。
他從事致癌因素的生化研究將近四十年,是國際知名的癌症預防因素研究專家。一九七五年他鑑定出黃麴毒素屬於致癌物質,至今仍經常被引用。ISI科學資訊組織曾選出全球在過去二十年中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台灣選出的四十篇中,林仁混就有三篇,是入選論文最多的學者。從二○○○年到二○○二年,他的論文在SCI的引用記錄中也高達一千次以上。
林仁混也是學術獎項的常客,在癌症防治與茶的保健效果生化研究上貢獻卓越。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年間,連續五年獲得國科會研究傑出獎,亦拿過中山學術獎、教育部傑出學術獎、中華癌症醫學會傑出研究獎,近六年來曾六次獲邀至美國化學會年會上作專題報告,而在國內外各知名大學也專題演講多次。
《時代》曾評選十大營養食品 綠茶列第九
美國《時代》雜誌去年曾專刊評選出十項現代人最佳的營養食品。深受亞洲人歡迎、可瘦身及防癌的綠茶名列第九。
1 番茄:研究指出,番茄含茄紅素,能大幅減少罹患攝護腺癌等病的機率,烹煮中該茄紅素會自然釋放,生食也很好,是最佳的維他命C來源。
2 菠菜:含豐實的鐵及維他命B,能防治血管類疾病及盲眼症,一杯菠菜只有四十一個卡路里,愛美的女士可以安心食用。 3 堅果:不僅增加好的膽固醇,並能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是預防心臟病的最佳配方,如花生或杏仁果等,但千萬不要過度食用。
4 花椰菜:富含胡蘿蔔素及維他命C,長期食用可減少罹患乳癌、直腸癌及胃癌的機率,最好是簡易烹調後使勁的咀嚼,白菜、豆芽也不錯。
5 燕麥:每天食用燕麥可以減低膽固醇,並可降血壓,豐富的纖維可使人很快就有飽足感,可減少攝取油膩的食品,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 6 鮭魚:經常使用可防止血管阻塞,甚至有研究發現,鮭魚含的Omega-3s成份可防護腦部老化、罹患老人癡呆等疾病。
7 大蒜:防治心臟疾病的功能極佳,不但可降低膽固醇,並有清血的效用,殺菌功能也備受科學家大力推薦。
8 藍莓:在所有蔬果中擁有極高的抗氧化劑,除了可以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並能增進腦力,好處多多。
9 綠茶:研究發現經常飲用綠茶可防癌,中國大陸的研究指出罹患胃癌、食道癌及肝癌的機率較低,日本的研究也發現,每天喝十杯綠茶可減少罹患心臟病。 10 紅酒:釀酒用的葡萄皮有豐富的抗氧化劑,能夠增加好的膽固醇,減少血管硬化,但千萬不能過量,否則容易罹患乳癌及中風,每週不能超過數杯。
從史上第1杯茶到現代即溶茶包
據說,史上第一杯茶誕生於公元前二七三七年的中國。當神農氏正在煮水時,茶樹上的幾片茶葉被風吹進了鍋裡,當他想喝水,把鍋水倒進杯子時,杯裡呈現的是淡琥珀色的茶水,神農氏喝了覺得滿口清香,生津止渴。 三國時代孔明在雲南西雙版納行軍時,士兵因沼氣得眼疾,孔明以茶水治癒士兵的眼疾,茶樹因此被稱為「孔明樹」。
中國茶道
茶道形成於唐朝。茶使文人學士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靈感充沛,李白、杜甫、柳宗元、白居易,都有詩句詠茶。陸羽所撰寫的「茶經」更是茶文化的寶典,他主張「精修儉德」,以飲茶修身養性。唐代創立的茶道,對華夏文明及人類文明都有輝煌的貢獻。
宋、明代則因商貿繁榮,飲茶成了風尚。茶飲由家庭走向社會,茶攤、茶店、茶館比比皆是。宋、明茶道的特色在於寧靜質樸,在茶藝的內涵上很下功夫,不像日本茶道注重繁瑣的表面儀式。經過宋、明之後,中國茶道已普遍於民間,形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源自中國,被稱為「安寧之旅」。好友共聚一堂,一邊飲茶,一邊討論字畫、觀賞插花,是一種社交習俗。茶具通常是主人精挑細選的極品,為茶道增添了氣氛與風采。日本茶道除提供參與者享受精神的安寧外,也充滿思索及內省的氣氛,人、大自然、心寧得以融為一體。
飲茶習俗在歐美
喝茶的風氣自中國傳到日本;漸漸從亞洲傳遍全世界。十六世紀的荷、法、葡、英,因探險家將茶葉運回家鄉而掀起飲茶熱,據說,喝茶清除了法國路易斯八世的頭痛,並可避免船員罹患阿米巴痢疾。
英國皇室及上流社會的「下午茶」世界聞名,華貴的茶具與豐富的茶點更是令人嚮往。下午茶時段可用來社交應酬、談心及學術討論。發現DNA雙螺旋構造的華生與克里克博士在劍橋研究DNA構造時,就常利用「下午茶」時間,從保林博士兒子的口中獲得不少珍貴的資訊,加速他倆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
美國人則是發明了茶包與冰紅茶,一九○○年紐約商人索羅門發明了茶包,由於沖泡方便,所以大受歡迎。一九○四年美國人布吉登在聖路易博覽會上推出冰紅茶,在悶熱的天氣中引起了轟動。一九四八年會動生意腦筋的美國人,又發明了沖泡快速的「即溶茶」,遂使茶飲更加普遍。
(本文轉載編輯自《台大校訊》第六○五期林仁混教授的演講稿)
喝茶聯合國
阿富汗人認為「中國茶葉世界第一」,最愛喝中國茶葉泡的茶。在阿富汗,茶館到處可見,人們無論生活多麼困苦,每天也要喝茶。
號稱「奶茶王國」的巴基斯坦,茶館也是比比皆是。每天早上,巴基斯坦人都要喝一杯奶茶,這種奶茶是以紅茶加入鮮奶和糖製成。
庫爾德人寧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無茶。雖然他們每天必喝濃茶,但每次只能喝一兩杯,他們的茶是用水和茶葉熬濃後加糖而成。
非洲的摩洛哥人也一日三餐不離茶,如果有貴客臨門,便會以薄荷甜茶待客。這種茶是在一種特製的鐵壺裡,將綠茶和鮮薄荷葉放水煮濃,加糖製成。
緬甸人愛喝一種怪味茶,先將茶葉泡開,然後與黃豆粉、洋蔥末、蝦米鬆、蝦漿醬油和炒熟的辣椒粉拌勻後飲用,有時還要放點鹽,味道辣、澀、腥、甘、鹹,但他們卻喝得津津有味。
泰國人愛喝冰茶,可能是因為泰國天氣炎熱的緣故。美國也從十九世紀的六○年代起開始喝冰茶,尤其是南方,直到今天也如此。
英國是茶葉銷售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一人一年約消費三點五公斤的茶葉。一些英國人早上未起床就要喝一杯濃茶,有人把它稱作「被窩茶」。一般人都要在下午四、五點喝下午茶,並搭配麵包、黃油、火腿、魚、香腸、三明治、蔬菜等,相當於一頓飯。
英國人愛喝紅茶,尤其愛喝中國祁門紅茶;過去他們喝茶時要加牛奶、檸檬汁或糖,但隨著減肥熱的興起,他們逐漸愛上不加糖的奶茶或水果茶。
(本文取材自大紀元網)
小技巧--茶葉渣再利用
把殘茶葉曬乾後,放在盤子中燒,其煙不僅能除去廁所的臭味,亦可驅除室內的蚊蟲。
家中的烤箱在烤完魚後,烤架上總會殘留魚腥味,揮之不去。此時平常丟棄不用的茶葉渣就可以派上用場,將曬乾的茶葉渣放進烤箱內烘乾,茶的香味能清除討厭的臭味。利用受潮的綠茶或粗茶代替也行。
收集品茶後的茶葉渣,將它積存起來,及時晾乾,積存多了以後裝到枕套裡可作枕心。長年用茶葉枕頭睡覺,有清腦明目的效用。
掃地前如果把泡過的茶葉稍稍捏乾,撒在地面上再掃,就不會塵土飛揚,而且茶葉會把灰塵沾走,使地面格外乾淨。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