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記者謝亞晴╱採訪報導】行政院蒙藏委員會於十月八日至十日首度舉辦國內蒙藏民族舞蹈比賽,分為西藏個人組與團體組、蒙古個人組與團體組,共六十六隊,逾三百人參加。
為了讓蒙古與西藏文化可以展現在台灣面前,蒙藏委員會每年邀請當地舞團到台灣進行全省巡迴表演。蒙藏委員會主任秘書錢世英說,這次舉辦民族舞蹈比賽的目的是希望老師可以將創作作品融入蒙藏特色,豐富舞蹈藝術。
蒙古族群長年生活在草原上,養成豪爽氣度,負責主辦這次活動的中華民國舞蹈學會理事長賴秀峰表示,「射雁、摔跤、抖肩、揮鞭、騰跳等生活上的動作是蒙古舞蹈的特色。」錢世英本身即是蒙古人,他說,「內蒙較有代表性的動作是抖肩、快節奏,外蒙的特色則在腳步上。」
這次參賽者中唯一來自外蒙古的巴雅樂,目前在淡江大學研習中文。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的孔和平是評審之一,他認為台灣舞者受大陸舞蹈表演方式影響很大,作品比較偏重創作,巴雅樂的舞蹈則跳出了原始蒙古味道,和其他舞蹈大異其趣,他個人十分喜歡。
針對西藏民族舞蹈,賴秀峰認為「藏族是民俗舞蹈裡面姿勢最多的」。舞蹈本與生活息息相關,西藏民族舞蹈除了水袖、顫抖特色外,豐富的手勢也是其舞蹈主要特色之一。
賴秀峰認為蒙藏民族比賽交流意義遠較比賽意義大,她說「學習舞蹈就是要互相切磋,不要一個人悶著頭學。」
目前許多父母想將小孩送至舞蹈班學習舞蹈,賴秀峰建議「芭蕾的基礎一定要練,這樣跳起來才會漂亮。至於民族舞蹈的部分,要找比較正統的老師來教較好。」
位於台北市的蒙藏文化中心常年辦有蒙古語、西藏語的教學推廣活動,只需繳交報名費一千元。「二○○三年蒙藏民族舞蹈比賽」報名踴躍,蒙藏委員會表示,在徵詢專家意見後,將再行決定如何更積極地推廣蒙藏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