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前期摘要〕華人經濟學家最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楊小凱,在文革因言入罪,被關在牛欄十年。他在牛欄裡思考的「分工」問題,卻成為他後來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論文題目,並在不斷努力下,促成了以「超邊際分析法」探討分工的「新興古典經濟學派」。前兩期中,楊小凱評論中國經濟:表面上改革開放,政府卻仍緊緊地掌握經濟大權;十六大將官商勾結制度化;而改革只學外國的技巧、策略,不學制度,終將落入「後發劣勢」陷阱。
【記者肖靜/澳洲採訪報導】
制度「創新」 不如模仿
問:中國強調「制度創新」是否對?
楊:中國政府、中國共產黨做決策,習慣圈內人黑箱作業,就是一些非常低效的東西,他的思想方法老強調制度創新。江澤民講制度創新,我是很反感。好的制度都是無意中產生的。一般的制度,是不能由某個政府和個人來創新的;你能夠創造新制度,就是中國人說的「屁股指揮腦袋」,受你的地位限制。但無意中產生的制度就不是代表你掌權人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麼海耶克(注:即《到奴役之路》的作者),經濟學界很有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說好制度是無意中產生的,人設計的制度不會是好制度。
所以,制度創新一定是創造一個壞制度。西方的很多制度都是長期中、在國與國競爭之間、在亡國的壓力之下,無意之中產生的,你就是去模仿,比較簡單有效。
「漸進改革」注定失敗
問:中國搞「漸進改革」,不搞「憲政改革」,前景如何?
楊:現在中國這個漸進改革好像兩邊都兼顧了,經濟發展了,共產黨又沒有丟掉政權。但歷史上,這種漸進改革的教訓實在是非常慘痛的:第一個是(清朝時的)洋務運動,就是漸進改革,它政治制度不改,經濟成效很好,但最後怎麼樣?把政治資源、威信、合法性全耗盡了,最後爆發革命。最後革命發生的導火線是保路運動;保路運動很像現在官商勾結、搶地的過程。
中國的政治制度如果不改,現在積累的矛盾,將來爆發出來,那你丟政權就丟得比較慘了。現在想一想國民黨丟政權,是叫做體面地、和平地、非常幸福地丟掉政權。他沒有任何人身安全問題。你如果不搞一些政治改革,憲政不上軌道,你將來連當老百姓的權利都會沒有,你會慘到這種地步。
不變革 連老百姓都當不起
前伊朗國王巴勒維改革也是漸進改革。巴勒維改革也是經濟上很成功,但是他政治上不改革,最後由於收入不公,激起下層民眾的反抗,產生伊斯蘭革命,也是很慘的。像明治維新,自己採取主動的辦法,像國民黨採取主動的方法,你會體面地下台,說不定哪天又能掌權。
現在中國的老百姓說,我們就只差一個陳勝、吳廣。收入分配這麼不公、司法這麼不公、社會這麼不公,積累的這種革命情緒是你我中產階級所無法理解的。他們不會跟你講的,他們這些盲流,只和他們自己人講,他們是非常仇恨現狀的。他們沒有地方可以去講道理。這種情況將來爆發起來,就不是誰的意志能夠轉移的,是誰也無法控制的。
沒有公平競爭 就是人頭落地
問:中共執政前途如何?
楊:我是覺得共產黨的政治資源現在是很少了,越來越少了。
共產黨當年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國民黨給消滅了。要是國民黨不被消滅,跟共產黨平等競爭,是對劉少奇、彭德懷、林彪他們的最大保護,因為有國民黨在,毛澤東就不敢這樣無法無天,他的行為就比較規矩。
基督教聖經中說要愛您的敵人。你很難想通,為什麼要愛敵人,因為上帝是用你的敵人來救助你的。當時要保劉少奇命,保彭德懷命,保林彪的命的最好的人是誰,就是共產黨的敵人——國民黨。
最近共產黨老是講,黨內民主是不是可以避免共產黨下台。從台灣的經驗來說,黨內民主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國民黨的黨內民主一直就搞不起來,一直到國民黨下台,黨內才真正實行競選總統候選人,才真正具有競爭性的選舉。
如果共產黨當年把國民黨扶起來,還是叫中華民國,跟它一起競爭政權,我估計大概是1957年,頂多1960年共產黨就上台了,就是和平選舉。說不定以後它又下台,它又上台,這就好了嘛,這就是長治久安,大家都是君子之爭,是嗎?你說你不願意這樣體面地下台,那就是人頭落地,那才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