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30 期 2003/9/20 -- 2003/10/1 真相
 
經濟學者楊小凱談中國經濟前景(中) (4版)
肖靜  
 

〔前期摘要〕在文革中寫了〈中國往何處去〉而被關在牛欄十年的楊小凱,出獄後留學美國,把他在牛欄裡思考的問題發展出專論「分工」的超邊際分析法,享譽國際,是華人獲得諾貝爾獎的希望。楊小凱現任教於澳洲,年邁父親仍在湖南,對中國經濟發展有血濃於水的關心。他認為中國將步入制度的死胡同,表面改革開放,實際仍然政府一把抓,就像當年西班牙王室壟斷一樣,憲政和政治的遊戲規則沒有上軌道,終將趨向失敗沒落。


【記者肖靜/澳洲採訪報導】本期,楊小凱論證中共十六大允許資本家入黨,是「官商勾結制度化」;而憲政不改革,只模仿技術,中國經濟將如蘇聯那樣「後發劣勢」,到頭一場空。

十六大 官商勾結制度化

問:您對中共十六大有何評價?

楊:中國的十六大建立的新秩序就是官商勾結,現在資本家也可入黨了。以前還有些限制,當共產黨員不能賺錢,不能追求利潤。共產制度當然也不好,但是至少還有些限制。現在你到中國去,所有的省委第一書記都是抓大專案的,都是抓賺錢的事情。他就是利用他有權有勢的地位來搞錢。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趨勢,它會使中國更多腐敗和官商勾結制度化。這是一個壞資本主義。它的前景不是美國、英國的好資本主義,是西班牙的壞資本主義。所以這個是中國的主要問題。在我看來這是制度化的國家機會主義。

澳洲成立企業不要任何人批准,這就叫自動註冊,交六十澳元就成立企業了。在中國不是,要批准制度,它要二、三十個程式,很難很難,為了註冊拿到許可證,搞了一年多不知道蓋了多少章。然而最糟糕的還不是國營企業效益低,國營企業是跟官有關的。官是當裁判的,然而,他又來下場踢球賺錢。你說你怎麼跟他競爭。這個當裁判的人下場踢球,他踢得越好,這場比賽就越沒有公平可言,這個當裁判的人就越不公正。


壟斷效率低 銀行破產

中國經濟上最大問題就是銀行不准私人搞。國外的很多經濟學家都講了,中國的四大銀行早就破產了,資不抵債。最近,人民銀行的頭陳元(陳雲的兒子)也承認中國的四大銀行事實上已經破產。靠操縱利率差還可以維持下去,所以它活命的根本就是壟斷。但是,這個壟斷從長期來說,壞帳會越來越多。

但是如果他把這個壟斷一放棄,私人銀行的存貸利率比國營銀行低,國營銀行馬上會垮臺。就是人家說的,你不改是等死,你改了是找死,都是一個死。中國的經濟問題主要是憲政改革沒有跟上,就是我們說的西班牙和英國的差別。當年西班牙就是因為憲政和政治的遊戲規則沒有上軌道。中國現在的問題基本上就是這個問題。


後發劣勢 到頭一場空

問:中國是有後發劣勢,還是後發優勢?

楊:國內都在講後發優勢,說中國有後發優勢,也就是所謂跨越式的發展。

一個叫作沃森的經濟學家剛過世,他提出來的觀念就是後發國家有後發劣勢。後發國家可以模仿先進國家,少走彎路,但是你可以模仿制度,你也可以模仿技術。日本當年走的就是模仿制度,政黨自由、專利制度,它都模仿,這樣會有後發優勢。但如果像中國就是模仿技術、模仿工業化模式,不模仿制度,就會形成後發劣勢。

你光模仿技術,短期內發展實效很好。但不模仿制度,就等於你造了許多汽車,而沒有建高速公路一樣。制度就像高速公路。你到一定程度汽車就走不動了,結果前功盡棄,可能一下子垮下來了。蘇聯就是一個例子。蘇聯三十年代、五十年代的增長率比現在的中國還高,西方搞的大批量生產,生產流水線,標準化,什麼泰勒科學管理,在蘇聯叫定額管理,它都學,雇了很多美國的專家。但是制度不學。制度還是公有制、計劃經濟。它用一種非常落後的制度去模仿非常先進的技術,那增長率很高啊。你去看它三十年代,百分之十幾的增長率,中國現在頂多就是百分之八,它是百分之十幾,長期平均百分之九。那又怎麼樣,說垮就垮了,它一下子就垮下來了。


學技術不改制度 短多長空

中國現在的工業化模式比當年蘇聯更厲害,它模仿香港、臺灣,叫勞力密集出口導向工業化模式,但它制度不模仿的話,那有可能這個技術模仿的潛力耗盡以後,就像蘇聯一樣垮下來。中國現在出口的強項是電視機,全世界到處都是中國做的電視機,這是一個後發劣勢的例子,它基本上是進口電視機生產線,就是模仿技術,但是你看這些工廠都是國營工廠。它制度上是不模仿的,利用這個,再加上出口導向,想要趕超、跨越,在我看來,長期來說,這種策略是要失敗,就像蘇聯,技術模仿的潛力耗盡後,制度的弊病就會暴露,所以這叫做後發劣勢。

後發劣勢中國人不想聽,他們一天到晚講後發優勢。中國現在十六大後,把這些大門敞開,官商勾結,錢操縱權,用權來賺錢,這個就很糟糕,這是中國主要的大問題。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