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細內容
第 123 期 2003/8/7 -- 2003/8/13 論衡【經濟論衡】
 
小如 山藥 與農村E化
劉孟奇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小如的山藥」是這幾個月來在網路上相當膾炙人口的故事。根據《商業周刊》的報導,小如的爸爸投資種植山藥失敗,以致背負鉅額債務,導致小如的學費難以籌措,必須天天等待鳳梨長大。故事於商周披露之後,各方訂單源源而來,小如家的山藥頓時銷售一空。

作為一個故事,「小如的山藥」具備了非常標準的三段論述:小如就像是灰姑娘一般,被逼入某種困境;很幸運的,某種神奇力量介入;於是小如的困境得以解除。

在小如的故事裡面,造成困境的並不是「壞人」(也不是最容易成為替罪羔羊的「財團」),而是小如爸爸犯下巨大的投資決策錯誤:可能是錯估了其他農民對於山藥的供給,以致面對「供過於求」的窘境;可能是錯估了市場對於山藥的需求,或是所種植山藥的品質不符市場要求;也可能是缺乏消費者的資訊,或是沒有適當的行銷通路。

但是這種種不利的因素都被「商周報導」的神奇行銷力量所抵銷了。經由充滿張力的文字與圖片,「等待鳳梨長大的女孩」的成功包裝,再加上網際網路的推波助瀾,小如家的山藥轉眼成為具有動人故事的流行商品。同樣的山藥,但是卻創造出完全不同的附加價值。

在我看來,我們能從小如的故事中得到的教訓顯然不是「應當對『財團』課重稅來幫助小如」,而是「如果能善用知識經濟與現代資訊通訊技術的力量,可以大幅減少『等待鳳梨長大的女孩』」。舉例而言,如果小如的爸爸在種山藥之前,就能透過網際網路上的產銷資料庫,得知在下一個產季前後全台灣的重要賣場對於各種品級山藥的預估需求量、全台灣農產品通路的大致需求量、全台灣農民種植山藥的預估供給量,或許就可以避免對市場形勢的嚴重錯估。

如果他能夠先在試種之後,找到具有公信力的機構協助判斷產品等級,或許就可以避免嚴重的投資失策;或者他也能夠由此得知需要努力改進的方向。如果他能進一步在網際網路上揭露自己的山藥等級與銷售量,或許就能直接與宅配或量販通路建立關係,由自己賺取中間商的利潤。更進一步說,如果他能夠藉由網路行銷「有故事的山藥」,或許就會大幅提高山藥在消費者眼中的價值。

由於資訊的不充足、不透明、或由於生產週期固定造成風險難以分散,使得農民容易陷入小如故事一開始時所敘述的困境。但是目前在資訊通訊科技、通路組織、行銷廣告等方面的進步,其實已經有潛力解決這些問題。問題是除了小如之外,其他農民並未得到如商周這種專業行銷力量的幫助。目前農村E化與知識經濟化的阻力顯然不在於硬體,而在於人力資本方面。政府何不考慮重用替代役與志工組織中的充沛知識資本,協助農民掌握E化與知識經濟的巨大力量?

Copyright © EpochTimes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