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require '../adsleft.htm';?>
在旅行者躍躍欲試的季節,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的交通工具、在地圖上畫下心儀已久的目的地,走一趟台灣山海,滿足那份渴慕自由的慾望。有時選擇單車環島;有時選擇火車懷舊;或是深入高山縱走;或是溫泉賞花;也可來一趟歷史老街隨意走,看盡人世滄桑。除了這些常見的旅遊方式外,有沒有一種可能--帶著一顆單純細膩的心,揹起簡單的行囊:一枝筆、一本詩集、一台老相機--循著文學家的足跡,走一趟屬於心靈對話的文學之旅?
中國作家余秋雨曾說:「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當我們穿越長江三峽時,會想起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如果你讀過《湖濱散記》,當你遊歷波士頓時,你會想起梭羅筆下對華爾騰湖的描寫,漫步在當年梭羅行走的的哲學家小徑上,感受著與梭羅同樣的心境,隱隱然與前代哲人契合為一,俗念盡空。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已然為我們創造了無數的心靈故鄉,而這些故鄉的記憶將為你洗去旅途的塵勞。
台灣詩路
一個沒有文學步道的民族是貧乏的;一個不曾內視心靈的生命是枯竭的。在南台灣海風颯颯的鹽水小鎮,有一個熱愛台灣詩歌的人,十年前在屋外栽種了一排木棉樹,十年後他號召村民,在木棉步道下砌成一道紅磚牆,將優美的台灣詩燒錄在陶板上,鋪設成一條長約二百八十公尺的「台灣詩路」。這個人就是台南縣月津文史發展協會總幹事林明昆先生。質樸熱情的林先生就像台灣鄉間的任何一個莊稼漢,揮汗作田,見到遊客駐足詩路,便放下手邊工作,對來人吟唱清脆素樸的台灣詩;偶有野鳥啁啾飛過,遠眺青青綠水田,一朵三月的木棉悄然跌落--那是詩人向陽「寫互春天的批」(台語發音)嗎?
夜晚,寧靜的田寮社區還可提供民宿,體驗一下「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境;清晨,在黃金風鈴木初放的樹下品一壺春茗,彈一曲月琴--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不過如此吧!
什麼樣的心靈可以在悲苦中看見溫暖的陽光?什麼樣的心靈可以衝破萬般險阻、劈開荊棘之路,堅定維護一個遙遠而真誠的理想?如果你心中沒有答案,到美濃的「鍾理和文學紀念館」看看吧!
台灣文學步道
離開詩意盎然的「台灣詩路」,另一條風格迥異的文學步道正鋪設在幽靜的美濃溪旁。美濃-一個與世無爭的客家聚落,揉合著山歌、水田、菸葉與黃蝶。來到美濃,你不得不放慢腳步,讀一篇台灣作家鍾理和的小說:「原來以前他在中國畫上常常看見的那種依山傍水,表現著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的田家風景,……在天底下決然找不到的,卻不期在這裡遇見了。在山岡之傍,在曲水之濱,在樹蔭身處,就有這種田家;有的竹籬茅舍,有的白牆紅瓦,野趣盎然,由山巔高處看下來,這些田家在田隴中錯落掩映,儼然一幅圖畫,正像他在中國畫上所看見的那樣。」這樣恬靜的文字,背後確有著貧病交迫的辛酸血淚。紀念館前的「台灣文學步道」曾是鍾理和當年生活行吟、思考散步的地方,又稱「理和小徑」,踩著前輩作家的足印,穿梭在刻有文人詩句的巨石間,彷彿穿越了時光隧道,在野草橫生的石徑上與文學家一一對話。巨石的剛毅、文人的溫柔心靈,象徵千百年來人類對真理的無盡追求。
你的心準備好了嗎?來一場文學散步吧!
|